杨振宁先生走了,我才知道一个事儿,有点颠覆我的三观。 中国最牛的大学,根本不是清华北大! 而是一个只存在了8年的“草台班子”——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这所存在不到十年的学校,简直是传奇中的传奇,和现在大学比,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天津都沦陷。 清华、北大、南开的老师学生们被迫南下逃难,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昆明,三校合并,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刚到昆明时,学校基本上是临时搭建的茅草屋,屋顶漏雨,黑板破旧,连桌椅都得自己想办法。 生活上的艰苦,别说现在的大学生了,可能连咱们都没法想象。 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西南联大成了当时最牛的学府。 你随便翻翻联大当时的老师名单,都是一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名字。 讲历史的有陈寅恪、钱穆,写文学的有朱自清、闻一多,数学物理有华罗庚、叶企孙、吴大猷这些响当当的学者。 就算放到现在,全中国也没几所学校能把这么多顶级教授聚在一起。 很多教授其实有机会留在国外,过安稳日子,但他们没有犹豫,国家有难,毅然回到祖国,把自己的学问和精力都投到教育和抗战上。 这种担当和责任感,真的让人佩服。 最神奇的是,这么“草台班子”的学校,短短八年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李政道,八个“两弹一星”元勋,还有一百七十多个院士。 到现在,很多我国科学界、人文社科领域的领军人物,都和西南联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说牛不牛?杨振宁自己都曾说过,他在联大受的教育,一点不比美国名校差。 确实,联大的学风和氛围,放到全世界都是顶尖的。 联大只有八年历史,1946年抗战胜利后,三校各自迁回原址,联大也就此解散。 但这八年留下的影响太大了。后来我国搞“两弹一星”,很多关键人物都是联大出身。 我国教育界、科技界、文化界一大批顶尖人才,都或多或少和联大有关联。 可以说,联大为我国现代化积蓄了最强大的人才和精神力量。 说到底,西南联大靠的不是漂亮的校门,也不是先进的设备,而是一群有情怀、有担当的老师和学生。 大家心里都清楚,读书不是为了个人前途,而是为了让国家有希望、民族有未来。 西南联大那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 今天再看西南联大,确实让人感触良多。 它的传奇,不只在于出了多少名人,更在于那个特殊年代,一群中国学者和青年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撑起了国家的脊梁。 或许正因为如此,西南联大的故事,才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反复讲、反复回味。 总之,联大八年,看似短暂,却给我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论什么时候,联大的故事都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大学,不在于外表多光鲜,而在于有没有一批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师生,这才是根本。 杨振宁先生的话说得一点没错,这样的大学精神,比什么排名都值钱,比什么大楼都结实。 参考:杨振宁先生去世才知道中国最牛的大学不是清华,也不是北大!——网易

淡泊明志姚
得多愚蠢的人把西南联大称为草台班子?!那是多个顶尖大学的顶尖大师的集合体!
用户10xxx49 回复 用户10xxx57 10-30 07:16
有几年,你能当主任
用户10xxx57 回复 10-28 14:51
什么大师?有证明没?
Ye
近代中国最牛逼的大学叫国立中央大学,是当时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高等学府。现在南京的大部分高校都是其拆分出来的。清华北大跟他比就是弟弟。
大漠 回复 10-26 13:30
正确讲是陕北公学及后续的华北联合大学的等诸多红色大学才是最牛的存在。是好多军工院校的根。
用户10xxx68 回复 10-25 21:22
造出航母,导弹 鸟
大漠
西南联大是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的,全是不想当亡国奴的师生组成的。精神就在,教育救国或者用教育传续精神是主要灵魂。
倚楼观风雨
西南联大,黄埔军校!一文一武!中华民族最后的火种!
西边的喇嘛手里的塌么 回复 10-30 18:14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流光幻影
此之谓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也。
得鹿梦鱼
我外公就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后来留在天津于是从他那辈开始家里清一色全是南开的。四个舅舅一个表哥三个表弟两个表姐,还有我一大家子全都是南开。特别是大表姐高考文科状元不得已只能读南开。
老中医 回复 10-25 17:29
俺也一样
得鹿梦鱼 回复 10-26 11:48
除了我爸是复旦,我家全是南开的!
671933白云
广州黄埔军校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革命者来
山民看国际
应该在昆明重新办个西南联大,继承他的学风。
喷子 回复 10-26 08:35
只能继承到名字,其他的想多了
QQ少年 回复 10-27 21:33
西南联大就是抗战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名校的师生逃过去合成的,不是昆明一地能建的
用户10xxx66
现在的学校都是攀比校区宏伟气派,建筑奢华漂亮,至于师资和教学科研水平不敢恭维。
阿宽
因为那个时候的学院不看名利都是只为知识而生,现在的学院首先是为了名利其次才是为了传播知识
马挺勤martinqing 回复 10-25 09:32
不能一味只盯着垃圾看,你看蓬勃发展的各行业,六代机,电磁弹射等等,这不就是中国教育的成果嘛
米茶
所以,96年四川大学合并成都科技大学时,想改名为西南联大,国务院没批,西南至今都没有一个叫西南联大的学校,默认为都没有这个资格。
用户10xxx47
西南联大的师资及学生,都是当时中国最棒的,你说是草台班子!
三个SIX 回复 10-25 17:36
人家不过是对特殊历史时期临时组建大学的一种形象比喻,非要咬住这个字眼不放,似乎有无杠硬抬之嫌。
用户83xxx20 回复 10-26 07:40
不明白作者的语法用意,可叹!
举头望明月
汪曾祺《跑警报》
山民看国际
应该在昆明重新办个西南联大,继承它的学风,重现它的辉煌。
Benny 回复 10-25 15:40
😂😂😂😂加个档位……😂😂😂😂记得南方科大么???
用户10xxx12
西南联大只是这几个学校的联合吗?
哞哞牛
联大离开时,留了师范系一部分在当地。就是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
sei jue
所谓联大就最顶尖的联合在一起。若把清北、哈工,国科大、西工大,浙大等联合在一起你看牛不牛
江湖行客 回复 10-26 11:14
所有加起来也肯定不如联大,现在读大学都是为了找作赚钱,那会是为了国家兴亡,境界都差的远!
♞石头会痛※
以前的广西大学也牛逼
用户10xxx26 回复 10-25 15:08
以前西南交大前身唐山交大更牛
月亮
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有意志,才能克服前进中困难,才能成为国家栋梁
瑾槿
西南大学最牛之处,把当时的好人才聚拢到一起,没有流落出国门。
用户10xxx31
现在的大学,还有风骨吗
二锅头拿铁
在现实磨难中,淘洗掉淤泥和渣子。留下的是精英中的精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金种子。
duyongkai
小便不懂中国历史而已
沙坪放牛娃黄飞
西南联大,移动中的顶尖学府
D调卡农
正因是“草台班子”出了大量人才,这说明一个问题,学习需要环境和氛围,学校就应该与世隔离,生活环境上艰苦点,让处于人生学习能力最强阶段的青少年没外界诱惑,艰苦的环境激发追求更美好人生的斗态
用户15xxx96
西南联大有豪华的校园么?有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么?有先进的实验室么?说她是草台班子已经是给她面子了。她怎可以和今天的北大清华以,清北为世界培养了多少人材?
叶皓涛
在哪个年代,联大算个P?延安的抗大才是中国最牛的大学。
timothy_guo
评价角度不同吧
用户13xxx44
那能这样比较。20世纪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大发现时代。20世纪以前的两干年根本就是万古长夜。当代社会又是广泛应用自然科学的时代,比20世纪又先进了一个大台阶。
神马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用户10xxx58
杨先生没走我就知道了
用户49xxx25
风骨,还有多少学校有?
无艰不商
现在社会已经不是卖情怀的时候了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本是精英还能投去这么艰苦的地方可能是普通人吗?
森林 集仁
黄埔军校算个啥?
用户62xxx65
清北就是做做样子给老外看,真正的高手多被国家收编了
用户14xxx93
不是最牛而是仅有
飞天
也就是一个名字而已
用户10xxx09
老古董都拿来说你怎么不说宋朝四大书院春秋稷下学宫
方天画戟
世界变了,那时候识字就是教书先生,如今,要研究天书密码
瑾槿
可以理解为清华、北大、南开,的合体
用户10xxx35
委员长时期留下的
汝洋
西南联大跟清北有什么矛盾吗
用户10xxx58
从来没有圣人和我说朝九晚五就是八小时工作制
greatroger
西南联大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学校拼在了一块组建的大学,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在西南联大上大学的也是当时中国最聪明的一群学生。
地球过客
是现在的云南大学的前身?
江一
"两弹一星"元勋在心中位置特殊,不想诺奖、院士并列。
w7408
清华,北大,南开,本来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他们三合并成西南联大,能不牛吗?就像现在北大清华南开合并成一个新的大学,它能不牛吗?
Wherever
都是才德兼备的顶级教授[点赞]
阿戴
全是顶流人物
用户10xxx08
你還別說,黃蒲軍校的就是牛!
十四画生
现在的大学,铜臭味儿太浓!!
用户43xxx31
其实黄浦也牛的
用户85xxx59
那是全国的精英……相当于把现在的985大学的最顶尖的人才全汇集到一个学校里,能不强?
天地正气
何兆武老师有一本上学记,讲了那一段历史,建议看看。
QQ少年
西南联大就是抗战期间北大、清华、南开等名校的师生逃过去合成的,可不是昆明一地建起来的
用户10xxx41
我现在到昆明,有时间就去申请学校走一圈。虽然西南联大已经没了
狂潮
那时学者是学者,现在学者大多是“教授”
尝试会员
宇宙神主:在我们创造灵长类中,怎么很多探测其它星球的都来自于地球?赶快查查,是不是其它星球忘记了投入灵长类生活了?
动漫专属
xx小组,这个小组可以小到小学生,也可以大到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