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酒店“摆地摊” 五星级酒店摆地摊,这已经不是新闻,但是,能够被媒体确定为“新的收入增长点”,这就是正能量了。 媒体报道的是,北京多家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有9.9元的凉菜,32元的酱肘子,所谓的“平民价”。 对消费者来说,“平民价”就能吃上好食材,大厨师的手艺,算是非常有口福了。 而对五星级酒店来说,能够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这似乎是皆大欢喜的做法,至少,在报道中是绝对的好事。 问题是,这真的是好事吗? 下班回家路上,我也能经常看到这些现象。一般多在大型酒店门口,或者大饭店门口,摆着几张桌子,上面有餐盒餐盘,旁边站着好几个穿酒店logo的人。 你要是经过,工作人员会很客气的说,欢迎来品尝,欢迎来采购,并声称这是酒店或饭店的“外卖”。 曾经也购买过。起码,这工作人员穿着正规,餐盒干净,餐食有薄膜保护,而且味道的确尝起来非常好。 不过,据我观察,购买的人有,但不多。问询的多,多是看看,就离开了。 毕竟,再是好食材,大厨师,尝尝就可以了。要知道,带回家吧,凉了;在这吃吧,不方便;而且包子糕点点居多。 当然了,对五星级酒店或大饭店来说,这些新的收入增长点与他们投入的成本相比,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因为五星级酒店或者大饭店,他们销售的不仅仅是饭菜,也不仅仅是糕点,或者说酒水,他们出售的是环境氛围菜品等一整套高端的服务产品。 换句话说,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师,其个人的工资待遇,就要远远高于酒店摆地摊的收入。 这样的新的收入增长点,对酒店来说,“笑比哭好”,有点总比没有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酒店“熬”的体现。 这样的摆地摊,说实话,没有被“城管”们驱赶,我已经大感意外了。五星就酒店偶尔摆下地摊,也就展示一下,也在努力自救而已。 在经济下行期,针对高端市场的五星级酒店或者大饭店,生意清淡,时日维艰,只能用一个字,“熬”来写照了。 这样无奈之下的摆地摊自救,能被形容为“新的收入增长点”,算是苦中作乐了。关键的是,主要增长点不能增长,这种“毛毛雨”样的地摊收入,能算增长点吗? 或许,只有媒体才能发现这样的正能量新事物。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说,五星级酒店没生意了。 其实,五星级酒店的投资方与运营方,往往不是一家公司。运营方是专门负责运营与管理的企业,这样的摆地摊自救,无非就是给员工找点事做,也能挣点零花钱,根本不会维持酒店生存的。 啥时候,五星就酒店不摆地摊了,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市场,这个时候才是经济恢复或发展的时候。 摆地摊自救,这种五星酒店的特殊做法,只能说明高端市场疲软,只能说明经济处于特殊时期,与增长点无关,更别说新的了。

老虎杠子虫儿
不景气是不存在的,都是新亮点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