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竟然邀请俄罗斯总统直接到欧洲腹地见面,的确让欧洲大佬目瞪口呆。不用说,普京人还未到,但胜利成果肯定比阿拉斯加翻倍了。要知道,在欧盟和北约双重身份的匈牙利开会,就好比仇人上门座上客。但这次欧洲人变乖了,牢骚只能躲在家里发,行动一律向特朗普看齐。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特朗普上台后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说起。他一上来就嚷嚷要快速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声称24小时内就能搞定,其实谁都知道那是他的惯用套路,夸张点先把话题抢过去。10月16日,他跟普京通了个电话,自称聊得很投机,直接抛出要在布达佩斯见面的计划。这地方选得可不简单,匈牙利总理奥尔班跟俄罗斯关系铁杆,早几年就因为能源合作和对乌克兰援助的拖沓,被欧盟和北约内部骂得狗血淋头。奥尔班这人,执政十几年,靠着民族主义牌子稳坐钓鱼台,但他的亲俄立场让布鲁塞尔头疼不已,这次突然成了美俄会晤的东道主,等于把北约的家丑直接摆上台面。 欧洲那边反应可想而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斯塔默这些大佬,平时在乌克兰问题上齐心协力扔钱扔武器,现在突然被特朗普这么一手,脸上挂不住。欧盟总部布鲁塞尔紧急开会,讨论怎么应对这突发变局。马克龙公开表态,说任何关于乌克兰的谈判都得有基辅的声音,朔尔茨则低调点,但也通过外交渠道施压美国国务院。英国那边,斯塔默直接在议会强调,伦敦不会坐视不管,必须确保谈判不牺牲乌克兰利益。说白了,这些欧洲国家投了上千亿欧元援助乌克兰,从坦克到防空系统,堆积如山,现在特朗普一拍脑门要跟普京单聊,他们能不急眼?更别提北约内部,匈牙利作为成员国,却成了普京的“舒适区”,这不亚于让狐狸看鸡窝。 普京那边呢,自从2022年2月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罗斯军队推进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控制了大约两成土地,包括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部分地区,还有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要地。克里姆林宫的条件一直没变:乌克兰必须承认这些实控区,放弃加入北约,还得中立化。特朗普的提议,按现战线停火当谈判起点,听着像折中,但对俄罗斯来说,这等于默认了他们的战果。阿拉斯加那次会晤,8月15日在安克雷奇,两人聊了乌克兰但没实质突破,这次布达佩斯计划一出,普京阵营估计觉得胜算更大,因为奥尔班会全程陪同,场地上利好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话时,重申了这些红线,没松口半分。 泽连斯基的处境最尴尬。他刚从白宫出来,跟特朗普谈得据说挺直白,但基辅的底线是恢复1991年边界,绝不让步领土。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地区反击,最近还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士气勉强稳住,但后勤依赖西方援助。特朗普的停火方案,对泽连斯基来说是把双刃剑:短期喘口气,但长期等于承认损失。泽连斯基公开说,如果邀请他去布达佩斯,他随时参加,但特朗普没明确回应。乌克兰防务部门数据显示,前线每天仍有上百伤亡,平民流离失所,这场冲突已造成数十万军民伤亡,经济崩盘,粮食出口中断影响全球。国际观察家指出,任何停火都得考虑人道主义通道和战俘交换,否则就是空谈。 欧洲的回应其实挺务实的。10月21日,法国总统府牵头,马克龙、朔尔茨、斯塔默加上欧盟代表和乌克兰,联署一份声明,直球支持特朗普的停火立场,但附加条件:现战线只作起点,谈判必须包括乌克兰,还得用经济制裁逼俄罗斯让步。这声明一出,等于欧洲从被动转为主动,牢骚归牢骚,行动上还是跟上特朗普的节奏。为什么这么转弯?一来,特朗普的性格大家有数,他上任后已冻结部分对乌援助,欧洲怕他彻底撂挑子;二来,欧盟内部预算吃紧,德国大选在即,法国经济低迷,继续无限援助扛不住;三来,北约东翼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压力山大,但整体上,欧洲更怕俄罗斯得寸进尺。声明强调,俄罗斯若不撤军,制裁升级,包括能源禁运和金融隔离,这话听着硬气,但执行起来总有匈牙利这种“钉子户”卡壳。 会晤最终黄了。10月21日,鲁比奥跟拉夫罗夫通话后,白宫官员对外澄清,短期内没计划。特朗普本人对记者说,不想浪费时间,普京没同意立即停火,就没必要见面。俄罗斯那边,拉夫罗夫回应说,莫斯科立场自阿拉斯加会晤后没变,乌克兰得从顿巴斯全撤,还得让出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部分地盘换和平。这条件听着像狮子大开口,特朗普算盘打不过,索性搁置。普京继续推进军演,俄罗斯控制区稳固,乌克兰军队在东部拉锯,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扎波罗热核电站风险加剧,周边国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强边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