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万分危机?看看红军城乌军形势图就知道。俄军北面一颗大钉子,南面一颗大钉子,东面一颗大钉子都扎进了红军城脑袋里。 现在的情况,就像掰手腕时自己的胳膊被对方死死压着,眼看就要贴到桌面上,连半点反抗的余地都快没了。 照这架势,红军城的乌军恐怕撑不过两个半月,更别说到2026年了。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红军城背后的防线被俄军两大铁钳突破,把乌军阻击部队撕开缺口,整个战线就会像伤口溃烂一样迅速崩溃,到时候再想挽回根本不可能。 即便形势这么糟,还是得佩服乌军阻击部队的韧性。在俄军绝对的火力优势和空中压制下,他们硬是扛了这么久,没让俄军那两大铁钳对红军城形成合围。 可佩服归佩服,现实问题摆在那,红军城乌军的处境一点都没变好,反而越来越难。 首先是俄军的炮兵火力,那优势大到没法比,炮弹像雨点一样往乌军阵地砸,乌军躲都没地方躲,工事修多少被摧毁多少。 其次是西方援助,之前还能指望点武器弹药,现在是越来越少,前线部队早就面临弹药匮乏的问题,有时候连基本的防御射击都成了难题。 更要命的是,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冬季打仗最耗物资,士兵的保暖装备、武器的低温维护、粮食的储存运输,哪一样都得比平时多花功夫。 可俄军肯定不会闲着,他们会变本加厉打击乌军的补给线,到时候别说物资供应,能不能把吃的送往前线都是个未知数。 打仗这事儿从来都讲究客观实际,不是谁喊得声音大谁就能赢,最终还得靠前线士兵冲锋陷阵,靠一点一点夺据点、攻堡垒。 现在红军城的乌军连基本的弹药和物资都快保障不了,想守住阵地难如登天,丢城只是时间问题。 所有人都在盯着,乌军能不能趁着还有点时间,赶紧在后方建立起第二道防线,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后续的溃败会更快。 乌军阻击部队心里也清楚现状,他们每天都在跟俄军拼消耗,士兵们又累又饿,装备还跟不上,可还是得硬挺着。 俄军那边却在不断增兵,炮火密度一天比一天大,空中的战机也时不时过来盘旋轰炸,把乌军阵地搅得鸡犬不宁。 之前还有人盼着西方能再送点援助过来,可现在看,西方国家自身都有一堆问题,对乌克兰的支持早就没了当初的热情,承诺的武器要么迟迟不到,要么数量远远不够。 乌军前线指挥官每次跟后方联系,问得最多的就是弹药什么时候到,可得到的答复总是“再等等”,这种等待慢慢磨掉了士兵们的信心。 冬季的寒冷也是个大威胁,红军城周边的气温已经开始下降,晚上能到零下好几度。乌军士兵身上的冬装大多破旧,有的甚至还穿着单衣,晚上在战壕里根本睡不着,只能靠互相取暖勉强扛着。要是俄军再针对性打击乌军的取暖物资,那前线士兵的日子会更难熬。 现在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红军城守不住是大概率事件,唯一的悬念就是能撑多久,以及乌军能不能在这段时间里把第二道防线建起来。要是第二道防线也建不起来,俄军突破红军城后,就能长驱直入,到时候整个乌克兰东部的防线都会受到影响,局势会彻底失控。 乌军高层也在急着调整部署,想从其他地方调兵支援红军城,可其他战线也面临俄军的压力,根本抽不出多少兵力。就算勉强调过去一点人,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支撑,也起不了多大作用,顶多是延缓一下溃败的速度。 俄军那边已经开始做最后的准备,炮兵部队在不断校准目标,装甲部队也在集结,看样子是想在入冬前发起总攻,一举拿下红军城。乌军阻击部队只能眼睁睁看着俄军一步步逼近,手里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击,这种无力感比战场上的炮火更让人绝望。 说到底,红军城的危机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从西方援助减少到俄军火力压制,再到即将到来的冬季,每一个因素都在把乌军往绝境里推。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拖延时间,为后方建立第二道防线争取机会,可照目前的形势,这个机会也在一点点消失,留给乌军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