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云景史实记 2025-10-23 11:14:41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中国最近这些年在新式武器装备上的进步,绝对是有目共睹的。   各种大杀器层出不穷,每一次亮相都能刷一波存在感。就拿东风 - 17 导弹来说,这玩意儿可不是样子货。 美国直到 2025 年才把首款高超音速导弹 “暗鹰” 部署到澳大利亚,可咱们东风 - 17 早在 2019 年就公开亮相列装了,整整早了 6 年。 论性能更是没法比,美国 “暗鹰” 速度刚过 5 马赫的门槛,东风 - 17 轻轻松松就能飙到 10 马赫以上,最快能到 18 马赫,换算下来每秒飞 6 公里多,比子弹还快好几倍。 美国自己都承认,他们的导弹还没经过恶劣天气测试,能不能真用上都不好说,咱们东风 - 17 早就通过各种极限环境考验了。 再看海军的 055 大驱,这军舰往海里一停,那气场就不一样。满载排水量 12500 吨,比美国最先进的阿利・伯克 III 型驱逐舰多了近 2000 吨,吨位大意味着能装更多武器、更远的雷达。 它上面的 112 个垂直发射单元,比伯克 III 的 96 个还多,能发射鹰击 -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超 1000 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在敌方航母防区外就能动手,对方还没看见咱们的船,导弹就已经飞过去了。 美国那艘吹得神乎其神的朱姆沃尔特驱逐舰,看着吨位大,可垂发单元才 80 个,专用的先进炮弹早就停产了,等于主炮成了摆设,反舰还得靠老掉牙的亚音速导弹,跟 055 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055 的雷达能同时盯几百个目标,450 公里外的敌机、导弹都能看清,伯克 III 还得靠辅助雷达补盲,差着一截呢。 空军的歼 - 20 更是给中国人长脸。美国 F-22 早就停产了,现在就剩一百四十多架,零件都快跟不上了。咱们歼 - 202025 年数量都突破 300 架了,还在不停升级。 论眼睛亮,歼 - 20 的雷达能看 300 公里远,比 F-22 多 100 公里,还能静默状态下锁定目标,等于闭着眼都能抓敌人。 武器上,PL-15 导弹射程 200 公里,比美国 AIM-120D 远不少,根本不用近距离缠斗。最牛的是双座版歼 - 20 能指挥 10 架无人机作战,F-22 还只能跟同型号的飞机传消息,这就是体系作战的差距。 可俄罗斯专家卡申点出的问题确实戳到了要害:这些厉害家伙大多没经过真刀真枪的实战检验。自 1979 年之后,咱们军队没打过大规模战争,武器再先进,也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演习中的表现,跟战场环境比还是不一样。 就像俄罗斯的 “匕首” 导弹,在乌克兰战场上打了好几次,刚开始也出过错,电子元件扛不住沙尘,后来改进了才越来越好用。 实战能暴露很多设计时想不到的问题,比如高温高湿会不会让雷达失灵,复杂电磁环境下导弹能不能精准导航,这些都得靠真打才能摸清楚。 有人可能会说,咱们出口的武器不是打过仗吗?这话没说错,沙特用咱们的 “寂静狩猎者” 激光武器,21 发全中击落 13 架无人机,巴基斯坦的歼 - 10C 还击落过法国 “阵风” 战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战果。 但出口武器跟咱们自己用的还是有差别,性能上会做些限制,而且作战环境是低烈度冲突,跟大国之间的高科技战争不是一回事。 不过咱们也在想办法补这个短板,军队搞的演习越来越贴近实战,比如模拟敌方强电磁干扰下的攻防,还要长途奔袭几千公里,就是为了练真本事。 俄乌冲突刚开始,咱们就研究无人机攻防的新招,很快就用到了自己的装备改进上,这也是在借别人的战场学经验。 西方总拿 “没实战” 说事儿,其实他们自己才心虚。美国打了十几年反恐战争,练的都是对付游击队的本事,现在都忘了怎么打大国战争了。 在红海拦截胡塞武装的简易无人机,跟拦东风 - 17 这种高超音速导弹根本不是一个难度,那种经验没啥用。 咱们虽然没直接打仗,但通过外贸反馈、模拟演习、研究国际冲突,也在一点点积累经验,不是坐等着。 中国武器性能超美国是实打实的,这点不用谦虚,从东风 - 17 到 055,从歼 - 20 到无人机,数据摆在哪儿,美国自己都承认落后了。 但缺乏实战检验这个缺点也得正视,这不是武器不行,是咱们太幸运,没被逼到打仗的份上。 而且实战经验这东西,不是非要靠打仗才能补,咱们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和科研团队,只要有需要,能快速把经验变成战斗力。就像卡申说的,好钢得慢慢炼,咱们的武器已经是块好钢了,再经过些磨砺,只会更厉害。 咱们发展武器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不被人欺负,真要是哪天有人找上门,这些家伙就算没经过实战,也照样能护家卫国,这一点咱绝对有底气。

0 阅读:1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