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股东大会直击!回应安世“失控”传言,供应链突围亮出硬底气 今天专门蹲

檀郎 2025-10-22 15:29:58

闻泰科技股东大会直击!回应安世“失控”传言,供应链突围亮出硬底气 今天专门蹲了闻泰科技的年度股东大会,现场气氛比想象中热烈——毕竟最近“安世半导体失控”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加上全球供应链波动,投资者的追问一个比一个尖锐。不过管理层的回应倒是直接干脆,不仅戳破了传言,更拿出了国内供应链布局的实在进展,这波沟通算是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先说说最受关注的安世“失控”疑云。有股东开门见山问“是否失去对安世的实际掌控”,董事长直接摆数据回应:闻泰目前持有安世79.98%的股权,董事会席位占绝对多数,今年上半年安世贡献了78.25亿元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超30%,净利润增速更是达到17.05% 。“要是真失控了,这业绩增长从哪儿来?”一句话点破关键。 他进一步解释,所谓“失控”传言源于安世全球化运营的特性——其德国、英国的晶圆基地和东南亚封装工厂有独立管理团队,但核心决策、财务管控和战略规划始终由闻泰总部主导。上半年安世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亿颗,服务全球2.5万家客户,这种规模恰恰是“掌控力稳固”的最好证明 。现场还展示了双方协同案例:闻泰将国内消费电子客户资源导入安世,推动其汽车半导体订单同比增长40%,这种联动效应显然不是“失控”状态能实现的。 比起澄清传言,管理层更着重讲了国内供应链的突围进展,这才是全场最让人振奋的部分。针对“海外产能依赖风险”的提问,CEO坦言“早有准备”:目前闻泰已在上海、无锡建成两座封装测试工厂,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60%,其中车规级MOSFET封装良率达到99.5%,与安世德国工厂持平。 更关键的是晶圆制造环节的突破。“以前高端晶圆主要靠海外基地,现在已和国内两家头部晶圆厂达成战略合作,12英寸车规级晶圆试产成功,明年产能就能爬坡到每月5万片。”CEO透露,这条国内供应链建成后,不仅能降低15%的生产成本,还能将交货周期从16周压缩到8周。上半年安世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61.3%,很大程度就得益于国内供应链的成本优化 。 现场有长期跟踪的投资人问“如何应对行业波动”,管理层的回答藏着底气:就在股东大会前几天,闻泰刚因订单激增暂停短期发货,启动产能审查——这看似“被动”的举措,实则是行业地位的体现。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前三的企业,安世在汽车、AI服务器等领域的订单排到了明年二季度,国内供应链的打通正是为了承接这波增长红利 。配合公司刚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2027年净利润增长110%的目标,显然是锚定了供应链自主化后的增长潜力。 不过管理层也没回避问题,承认国内供应链在高端材料领域仍有短板,目前正联合清华、复旦的实验室攻关,预计2026年能实现8英寸晶圆材料的完全替代。这种“不回避短板、明确时间表”的态度,反倒比一味唱高调更让人信服。 散场时看了眼股价,当天闻泰科技收盘价38.5元,较前一日上涨4.28%,市场用脚投票说明了态度。其实想想也明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终究是供应链的竞争,闻泰一边稳住安世的全球基本盘,一边砸钱啃国内供应链的硬骨头,这种“内外兼修”的策略,恰恰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路径。 接下来就看国内晶圆产能爬坡的实际进度,以及和下游车企的合作落地情况了。大家觉得闻泰科技的供应链突围能成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持续跟踪,下期见!

0 阅读:0
檀郎

檀郎

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