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台企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半导体禁令后,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 这出戏

士气沉沉 2025-10-22 10:54:38

[微风]台企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安世半导体禁令后,卯足劲对欧盟出口芯片! 这出戏演得真让人心寒。就在中荷因为安世半导体(Nexperia)闹得不可开交,这家全球第三大功率半导体厂被卷入出口管制风暴的关键时刻,竟然有台企在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 安世半导体的最大生产据点,位于东莞的厂区,因为出货被限制,仓库里的货堆得像小山一样,入库量远远大于出库量,生产完全乱了套,被迫规划实施“上四休三”的工作制,几千名工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台湾的半导体企业,却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卯足了劲,拼命地往欧盟市场出口芯片,抢占安世半导体空出来的市场份额。这不叫商业竞争,这叫落井下石。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觉得它不就是个荷兰品牌吗?错了。它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企业。 2019年,中国的闻泰科技成功收购了安世半导体,这是一次中国资本在半导体领域里程碑式的胜利。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芯片、功率半导体这些领域,技术实力是全球顶尖的,它的东莞工厂更是整个集团的生产心脏。 我们花了大价钱,好不容易把这么一块优质资产收入囊中,本指望它能成为中国芯片产业突围的一支奇兵,结果呢?它成了地缘政治博弈的第一个牺牲品。荷兰政府在美国的压力下,撕毁了协议,对我们自己的企业下了死手。 现在,安世半导体东莞厂的困境,就是整个中国芯片产业困境的一个缩影。我们不是设计不出来,也不是生产不出来,但我们的产业链太脆弱了,处处都可能被人“卡脖子”。 荷兰政府的一纸禁令,就能让一个世界级的工厂陷入半停摆状态。这背后,是美国精心策划的一场“围猎”。 他们就是要通过打击像安世半导体这样的关键节点,来瘫痪中国的整个高科技制造业。他们算得很精明,知道汽车芯片、工业芯片这些领域,一旦断供,整个下游产业都会跟着遭殃。 而就在我们自己的企业苦苦支撑,工人们面临无班可上的时候,海峡对岸的一些同行却在干什么?他们把这当成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们,比如大众、宝马,过去高度依赖安世半导体的芯片。现在安世供货不稳,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候,台湾的半导体企业就出现了,拍着胸脯保证:“别担心,他们不供,我们供!”他们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把原本属于安世的订单,一张张地抢了过去。这种在同胞伤口上撒盐的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当然,从纯粹的商业角度看,这或许可以被解释为“市场行为”。商人逐利,天经地义。客户有需求,我来满足,有什么错?但我们不能忽略这背后的地缘政治背景。 这不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这是一个被政治力量扭曲的战场。美国挥舞着大棒,把我们的选手打倒在地,而台湾的一些企业,非但没有上前扶一把,反而冲上去抢走了我们选手的奖牌。这种行为,无论用什么商业逻辑来包装,都无法掩盖其冷酷和短视。 他们可能以为,这是抓住了一个“历史机遇”,可以借此巩固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向美国主子表忠心。但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会带来什么后果? 今天,他们可以因为安世被制裁而抢占市场;明天,当美国觉得他们也是一个“威胁”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安世? 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美国的庇护上,把自己的命运和别人的战略深度捆绑,这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赌博。更何况,这种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两岸之间的感情,让本就脆弱的互信荡然无存。 更重要的是,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再对任何外部力量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无论是曾经的合作伙伴,还是所谓的“同胞”,在巨大的利益和压力面前,都可能成为背叛者。 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地、完全地实现自主可控。安世半导体的困境,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关键的核心技术,关键的生产能力,必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别人给的,随时都可能被收走。市场换来的,也可能因为政治原因而断供。 这场芯片战争,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总体战。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技术实力,更是我们的战略定力、民族凝聚力和产业韧性。台企的“落井下石”,虽然让人心寒,但也像一针强心剂,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走自力更生道路的决心。 这条路会很艰难,会很漫长,但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那么,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是应该对“落井下石”的台企也采取对等的反制措施,还是应该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用更强的实力来回应一切挑衅? 在这场关乎国运的科技长征中,我们最应该警惕的,究竟是外部的打压,还是内部的离心离德?这或许是比芯片本身更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