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在这场沸沸扬扬的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很少有人关注张亚中,甚至绝大多数键政的网民都不晓得他是何许人也?我用一句话概括他的政治晚景『他烹饪了一桌满汉全席,结果就卖出去了一包纸巾』。
选举惨败后他发了截图中这篇文章,他的文笔在揽镜自顾与回眸历史苍穹间徘徊切换,让我阅读时播放起中国古曲《江天晓》文中他引用『杨万里、宋诗、杜甫、王维』不断借古人之语表达当下的历史感与悲剧意识。
我替他感到悲哀,他生活的那片土地还有人能读懂他的文章么?去中化已成主流的时代,你写下“万山不许一溪奔”“留肝胆两昆仑巅”是要给谁看?张亚中士大夫!
这篇文章真正动人之处,不在政治,而在精神层面,这是一篇《士大夫与历史诀别书》
张亚中自觉无法再影响现实政治,于是把使命转化为文明遗嘱。『无论共识成不成,我都尽力了;若历史终不垂怜,那也是命』这种姿态让人联想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梁漱溟的『时代不听我的话,我便听天的命』
他以儒者的方式告别一场民主政治的竞选失败。他也清楚张亚中的落败不是个人失败,而是文化型知识分子在民粹时代的全军溃败。
亚中校长的文笔既有《史记·伯夷列传》的孤傲,又有晚清士人“国破山河在”的浩叹。推荐文学爱好者拜读。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