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是什么级别?相当于什么级别的地方干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

趣史小研究 2025-10-20 17:45:33

少将是什么级别?相当于什么级别的地方干部?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没错,可想当上少将,那真不是光靠想就行。 我军现在几百万部队,能升到少将的,说是万里挑一都算谦虚了。这门槛有多高?首先,熬年头是基础,军龄、职务都得达标,这只是让你有资格排队。 关键看第二条:贡献。要么,你在战场上立过赫赫战功,是那种眼睛一瞪就能让敌人胆寒的狠角色。比如开国少将里的钟伟,敢在战场上“指挥林彪”;还有丁盛,打完朝鲜打印度,战功彪炳。 要么,你在和平年代搞科研,做出了别人替代不了的巨大贡献。我给你举个现代的例子,火箭军有位女将军叫李贤玉,她是搞信息化系统的专家。她带着团队搞出了一套咱们自己有知识产权的指挥系统,让导弹部队如虎添翼。媒体评价她的贡献“顶得上7个导弹旅”。就凭这,2015年,她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所以,能当上少将的,没一个是等闲之辈。而且这任命,得是中央军委审批,国家主席亲自签发命令,这份荣耀,是军人一生的追求。 少将,到底相当于地方多大官? 聊了半天,这少将放到地方上,到底算个啥级别? 这事儿得分开看。在1955年授衔那会儿,开国少将们的行政级别跨度很大。有的授衔时是正师级干部,这在地方上,大概相当于一个正厅级,比如省教育厅厅长、市委书记这个级别。但也有的本身就是省军区司令员,这对应的就是副省级了,跟副省长一个级别。 而现在,随着军改的推进,实行了“一职一衔”的规定,军衔和职务对应得更清楚。少将,一般对应的是副军级或正军级。这是什么概念?一个集团军的军长、政委,就是正军级。放到地方,妥妥的副省部级干部。 这么一比你就明白了,少将不仅在军队里是高级指挥员,放到全国的干部体系里,也是绝对的高级领导。而且,一旦晋升为少将,就意味着终身军旅生涯,享受将军级的待遇,医疗、住房、交通都有保障,这是对他们巨大付出的肯定。 你可能觉得,少将已经是天花板了。但在开国少将里,有三位猛人,硬是突破了这个天花板,后来成了正国级领导人,这成就,连很多上将、甚至元帅都望尘莫及。 第一位,李德生。 这位将军是四方面军出来的老兵,上甘岭战役,世人都知道秦基伟的15军打出了威名,但很少有人知道,战役的后半场,是时任12军副军长的李德生统一指挥,把美国人打得哭爹喊娘。他为人极其低调,功劳从来不挂嘴上。后来,他从军队到地方,当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1973年,毛主席提议“从军队里选一位副主席”,57岁的李德生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党政军要职于一身,这是何等的信任!但他特别清醒,后来主动辞去了高位,安享晚年。 第二位,汪东兴。 他的传奇,在于他几十年来只干了一件事:保卫毛主席。从1947年开始,他就成了中南海的“大内总管”。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在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夜晚,汪东兴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1977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三年后,他同样选择了急流勇退,这份智慧,不是谁都有的。 第三位,刘华清。 如果说前两位是时势造英雄,那刘华清将军,就是凭着一股执念,硬生生为中国海军趟出了一条血路。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派去苏联学海军,从此一辈子就跟大海杠上了。 他亲眼见过美国航母的厉害,心里憋着一股劲。上世纪80年代,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军队要忍耐”,有人提议别搞大军舰了,省钱。刘华清拍了桌子,坚决反对。他留下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如果不造航母,我死不瞑目!” 他知道航母的研发周期很长,自己可能看不到了,但他下定决心要当这块“铺路石”。今天咱们有了自己的航母舰队,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这一切,都源于这位老将军当年的坚持。所以,他被尊称为“中国航母之父”。1992年,76岁的刘华清当选为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几十年来唯一的“戎装常委”。 看了这些将军的故事,你是不是也热血沸腾?但回到现实,一个普通军校生,要走多少年才能到少将这一步? 咱们按现在的“军衔制”算一笔账。一个18岁的高中生考上军校,本科4年。毕业后授少尉,2年后升中尉,再3年升上尉,再4年升少校,再5年升中校,再4年升上校。 也就是说,一个军官如果一路绿灯,每次晋升都不耽误,从18岁入军校算起,最快也要到40岁才能晋升为上校。而从上校到大校,再从大校到少将,那一步比一步难,每一步都要刷掉一大批人。 所以,肩膀上那颗将星,看着耀眼,但它背后,是几十年的浴血奋TA,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牺牲,是智慧、勇气和担当的凝结。每一位将军,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都值得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