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家常饭造成的悲剧!10月12日,黑龙江齐齐哈尔一男子,就因为帮助邻居家收了点玉米,邻居为答谢,特意弄了点好吃的,谁都没想到,等男子和他的亲戚吃过后,悲剧却不幸发生了。 10月12日男子张先生看邻居家玉米地里活多,二话不说就去帮忙了,从早忙到晚,玉米棒子堆得老高,邻居心里过意不去琢磨着做顿好吃的答谢人家。 邻居翻出家里存了一年的玉米面,准备做酸汤子招待张先生他们。 酸汤子这东西很多人不知道是啥,但东北人都不陌生,玉米面加水调成糊,发酵后做成面条状,煮熟了带着特有的酸味,很多人从小吃到大,觉得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晚上饭点,三大碗热腾腾的酸汤子端上桌,张先生男子、他的一位亲戚还有邻居三个人围坐一起,配着自家腌的咸菜大家吃得挺香,可谁也没想就是这样一碗家常饭竟成了生死劫。 饭后不到两小时,张先生男子开始肚子疼冷汗直冒,紧接着同桌的亲戚也出现相同症状。 起初家人以为是普通的肠胃不适让他们躺下休息,可情况急转直下,紧接着张先生和亲戚就开始呕吐、便血等症状,甚至两人脸色惨白呼吸困难。 家属见状赶紧拨打120,可救护车还在路上时张先生已经开始出现意识模糊症状,等到医护人员赶到时已经晚了,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另一位亲戚被紧急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 随后医生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是米酵菌酸中毒,这种毒素主要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米面制品中,邻居用的玉米面存放时间过长,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给了有害细菌繁殖的机会,最要命的是米酵菌酸极其顽固,煮沸、高温都无法将其破坏。 米酵菌酸中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会迅速攻击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多器官衰竭,更糟糕的是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只能通过血液透析等方式尽力抢救。 且这类悲剧并非个例,2020年黑龙江鸡西市就发生过一起9人食用酸汤子中毒、最终全部死亡的惨剧。 受害者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对传统食物有着深厚感情,却对其中潜藏的风险知之甚少,老一辈人节俭惯了,粮食稍微有点变味也舍不得扔,但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储存环境跟过去大不相同,以前粮食放在通风干燥的仓房里,现在多是塑料袋密封,或者堆在阴暗潮湿的角落,这些都给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 除了酸汤子,其他发酵类食品也存在风险,比如臭碴子、吊浆粑、河粉等,如果原料不新鲜或制作过程不当,都可能产生米酵菌酸,夏秋季节气温高细菌繁殖速度快风险更大。 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其实不难,首先不要使用霉变的玉米、大米等原料,发酵时间不宜过长温度要控制好,做好的食品要尽快食用不要长时间存放,如果发现食物有异味、发粘或者颜色异常,宁可扔掉也不要冒险。 这起悲剧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传统美食承载着乡愁和记忆,但食品安全绝不能掉以轻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碗家常饭造成的悲剧!10月12日,黑龙江齐齐哈尔一男子,就因为帮助邻居家收了点
史太郎呀
2025-10-20 13:22: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