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贺电刚到,郑丽文的回电,‘承认九二共识’,‘承认台湾人都是中国人’!这哪是回

鉴清评趣 2025-10-20 11:53:01

大陆贺电刚到,郑丽文的回电,‘承认九二共识’,‘承认台湾人都是中国人’!这哪是回电,这是在选举中被赵少康、张亚中围殴之后,一次最响亮的政治反击! 电文首段肯定两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的成效,但真正引发关注的,是首次将“推进国家统一”写入对国民党的正式贺电。 这种表述升级,与郑丽文竞选期间“我是中国人”的公开宣言形成呼应。更耐人寻味的是,电文特别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岛内“去中国化”教育持续多年的背景下,这八个字被视为对身份认同的直接回应。 观察者注意到,大陆此次选择在郑丽文胜选后24小时内发贺电,时机精准。就在选举前夜,国民党元老马英九曾题写“我自豪我自信我是中国人”墨宝赠予郑丽文,两人合影背景的这行字,与贺电中的表述形成跨时空呼应。这种政治符号的叠加,让外界开始重新评估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这位55岁的政治人物履历充满戏剧性:台大法律系毕业、民进党党团副总召集人、因揭露党内丑闻遭停权、赴剑桥攻读博士、2005年经连战邀请转投国民党。这种“绿转蓝”的特殊路径,使她既了解民进党操作手法,又掌握国民党传统资源。 这种“战斗派”风格在党内引发两极反应。支持者认为她能打破国民党暮气,反对者则担忧其激进路线会激化矛盾。但选举结果证明,在民进党“抗中保台”叙事失效、台湾对美依赖度下降的背景下,郑丽文提出的“强化两岸交流”主张获得超六万五千张选票支持。 郑丽文的回电被岛内媒体称为“政治宣言”。电文中“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的表述,直接回应了赵少康阵营“不统不独”的模糊立场。 更关键的是,她提出在既有基础上“强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台海和平稳定”,这与民进党当局切断ECFA部分优惠、限制两岸学术交流的举措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立场差异在基层产生实际影响。高雄一位从事电子代工的业者透露,2024年因两岸关系紧张,公司订单减少三成,而郑丽文主张重启的科技合作,恰好能对接大陆“20+8”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这种经济层面的考量,正在改变部分中间选民的态度。 尽管赢得选举,郑丽文仍需面对党内派系博弈。赵少康系人马虽未公开反对“九二共识”,但强调“应以台湾利益为优先”;张亚中支持者则质疑其“绿营背景”。这种分歧在10月18日选举夜已有体现——当郑丽文宣布胜选时,部分蓝营元老表情凝重。 但压力也带来机遇。国民党中央近期公布的民调显示,认同“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受访者达73%,较2020年上升12个百分点。这种民意转变,为郑丽文推动的“身份认同重构”计划提供了土壤。她计划在2026年地方选举中,将“两岸交流成果”纳入候选人考核指标,试图把政治主张转化为选举优势。 此次互动被视为自2015年“习马会”以来,国共两党最高层级的直接沟通。大陆方面释放的“促统”信号,与郑丽文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形成对话空间。有分析指出,若国民党能在县市长选举中验证“交流促经济”的可行性,或将推动两岸关系进入“政策实验期”。 不过风险同样存在。民进党当局已开始抹黑郑丽文“亲中卖台”,美国智库也发出警告。但观察台湾股市反应可见,10月19日与大陆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股价平均上涨2.3%,显示市场对两岸关系缓和存在期待。 这场始于贺电的政治互动,最终将走向何方?是成为扭转两岸关系的转折点,还是沦为党内权力斗争的注脚?或许正如郑丽文在胜选感言中所说:“台湾民众要的不是口号,而是能过好日子的具体方案。”当政治辩论回归民生议题,或许才是两岸关系真正的破局之道。 这场政治博弈中,您更看好哪种两岸互动模式?是维持现状的模糊空间,还是明确统一的路线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