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大家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整个联合国家可能会此而破产。成员国拖欠联合国的费用太多了,已经高达7.6 亿美元,这可以说是个惊人的数字。 而所谓 7.6 亿美元未到账还只是当下的账面数字,若算上历年旧账,这个窟窿里藏着更惊人的真相,而美国无疑是把窟窿越挖越大的主导者。 作为承担 22% 会费份额的最大出资方,美国早该明白自己的缴费分量,可实际情况是,它拖欠的款项已超过 30 亿美元,硬生生占了联合国所有未收会费的 70%,相当于把近四分之三的资金缺口都扛在了自己肩上,却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美国的拖欠可不是临时周转不开,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就直接把联合国会费从法定义务变成了 “自愿缴纳项目”,2023 年本该缴的费用只给了 55%,剩下的干脆装聋作哑,财政部还甩话说 “联合国效率低该省钱”,这说辞就像吃饭不给钱嫌餐厅上菜慢一样滑稽。 更离谱的是,2025 年美国还打算通过《对外行动费用法案》,试图用立法手段把 “老赖” 身份合法化,这哪是没钱,分明是不想给。要知道美国即便国债突破 35 万亿美元,给以色列和乌克兰的战场援助也没见手软,偏偏对联合国的钱捂紧口袋,这种选择性花钱的操作,把 “只算自己账” 的小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 美国的赖账直接戳中了联合国的命门。联合国本身没有盈利来源,全靠会费维持运转,美国这一拖,连锁反应立刻显现。 2025 年联合国被迫宣布削减 25% 的维和部队,1.5 万名蓝头盔从战区撤离,刚果东部刚从武装冲突中喘口气的难民,瞬间失去了最后的安全屏障,南苏丹的粮食发放和医疗调度因为文职人员被裁直接陷入停滞,黎巴嫩南部的以真缓冲带也因为人手不足变得岌岌可危。 这还只是军事层面,行政系统更是难熬,为了续命已经启动 18% 的裁员计划,不少机构被迫合并精简,古特雷斯哪怕给特朗普最高待遇,让他在联大发表 57 分钟的自我吹嘘演说,也没能换回来一分钱,催债催得像求着办事,堪称联合国史上最憋屈的时刻。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赖账还带坏了风气,让拖欠会费成了国际社会的通病。日本作为第三大会费国,欠了 2.531 亿美元,借口竟是不满教科文组织把 “慰安妇资料” 列入世界记忆遗产,觉得伤了民族情感,这理由找得比美国还牵强。 俄罗斯欠的 5880 万美元倒是带着抗议意味,因为俄乌冲突后觉得联合国成了西方工具,干脆用欠费表达态度。 巴西欠 6342 万美元,一边喊着财政困难,一边想学美国用欠费争话语权,阿根廷、以色列等国也跟着凑热闹,不是拿内政当借口,就是用政策不满做挡箭牌,仿佛只要美国带头,欠账就成了合理操作。 可这些国家的欠费和美国比起来,顶多算是小打小闹,毕竟美国的 30 亿欠款是实打实的 “压舱石” 级别的负担。联合国的预算盘子本就紧张,每年维和预算才 70 亿美元,美国单是拖欠的钱就快赶上半年维和经费,要是这笔钱能到账,别说破产危机,连裁员和撤兵都能直接避免。 但美国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知道联合国没实权,顶多口头敦促,根本没法硬抢,还琢磨着自己不交,这笔钱说不定能摊给其他国家,比如之前联合国就想把中国的缴费比例从 15.2% 上调到 20%,好在中方态度明确,该给的一分不少,但区别对待绝不接受,才没让美国的算计得逞。 美国的底气还来自对联合国的 “工具化” 认知,有用的时候就拿来当背书,没用的时候就甩到一边。比如在海地搞 “反黑帮” 行动,美国能特批资金直接下场,绕开联合国拉盟友搞小团体,可到了非洲、中东这些 “边缘地带” 的维和任务,就立马化身铁公鸡。 这种挑肥拣瘦的做派,把联合国当成了自家工具箱,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断供,却忘了蓝头盔撤了,冲突可能蔓延,全球供应链、能源安全都会受影响,最后油价粮价上涨,说不定还是要美国自己买单。 现在联合国 66% 的会员国缴了费,剩下的 30% 多里,美国一个就顶了大半,古特雷斯的警告与其说是面向全球,不如说是单独喊给美国听的。可特朗普们根本不吃这一套,一边嘲笑联合国总部大楼破旧没用,一边把欠费当政治筹码,觉得能逼联合国站队自己。 只是他们没算明白,联合国破产了,失去的是全球最后的集体协调平台,到时候国与国之间没了缓冲,冲突直接升级,美国就算再有钱,也得天天忙着灭火,哪还有功夫算计这点会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