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西哥博物馆,一尊雕塑头部被巨大的“二维码”覆盖,据说是2000多年玛雅人留下

熹然说历史 2025-10-19 23:49:21

在墨西哥博物馆,一尊雕塑头部被巨大的“二维码”覆盖,据说是2000多年玛雅人留下的,游客好奇,拿出手机扫一扫,结果出乎意料…… 当古老的玛雅石雕遇上现代二维码,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可在墨西哥某家博物馆里,真有这么一尊奇怪的雕像:身体是典型的玛雅风格,头部却是个方方正正的”二维码”。说明牌上写着有两千多年历史,不少游客信了,掏出手机就扫,扫出来的东西让所有人哭笑不得。 说到玛雅文明,咱们得先聊聊它到底有多神奇。这个文明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这一带,大概从公元前2000年就开始发展了。跟咱们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不太一样,玛雅文明不是诞生在大河流域,而是在热带雨林深处,这本身就够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玛雅文明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前古典期(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50年)、古典期(公元250年到950年)和后古典期(公元950年到16世纪)。古典期是它最辉煌的时候,各种大城市建起来了,文字、建筑、艺术都发展到了顶峰。最大的城邦蒂卡尔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住了10多万人。 这里头最让人佩服的是,玛雅人当时还在石器时代,没有金属工具,不会用轮子,也没有牛马,全靠人力就建起了那些高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要知道,有些金字塔的斜度达到70度,爬上去得手脚并用,根本不敢直腰。 玛雅人在数学上的成就更是了不起。他们用20进制计数系统,用点、横线和贝壳形状分别表示1、5和0,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零”这个概念的民族之一,比欧洲人早了800多年。他们还会算天文,把一年定为365天,分18个月,每月20天,剩下5天当禁忌日。他们用太阴计算法推算出的金星年份,一千多年才差一天,这精确度在当时绝对是世界第一。 但到了公元9世纪,玛雅文明中部地区突然崩溃了,大批城市被遗弃,人口往北跑。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来了,玛雅文明彻底完蛋,他们的树皮纸书也被当成邪恶的东西烧掉了。这么灿烂的文明就这样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一堆让后人琢磨不透的谜团。 正因为玛雅文明这么神秘,墨西哥那些展览玛雅文物的博物馆就成了热门景点,不少人专门跑去看那些古老的石雕、陶器和象形文字。 这时候,有游客在某家博物馆的展厅里发现了一尊特别奇怪的雕像。身体部分看着挺正常,石头雕的,做工也符合玛雅风格。可头部就邪门了,不是人脸,而是个方形的,表面密密麻麻刻满了横竖交错的格子,怎么看怎么像咱们现在用的二维码。 这下可不得了。二维码是1994年才发明的,现在才大规模使用。难道几千年前的玛雅人就会用二维码了?展品说明上还写着这玩意儿有两千多年历史,是玛雅文明时期的遗物。这消息一传开,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 不少游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掏出手机对着雕像头部的”二维码”就扫。大家都好奇,这个跨越千年的”古代二维码”到底会显示什么内容?是玛雅人的预言?还是什么失落的秘密信息? 结果手机屏幕上还真跳出来了——不过显示的是这家博物馆的官方简介,还有馆里各种文物的介绍和参观指南。开放时间、门票价格、展品分布图,一应俱全,就是个普通的电子导览系统。 游客们傻眼了。说好的古代文明呢?说好的玛雅秘密呢?有人开始质疑,眼尖的参观者发现说明牌下面用特别小的字写着”现代艺术复制品”。 博物馆工作人员只好站出来解释:这个”二维码雕塑”压根不是什么古代文物,是博物馆最近设计制作的现代艺术装置,目的就是用这种新鲜玩意儿吸引游客,让更多人对玛雅文明感兴趣。所谓的”两千年历史”纯属误会,这东西从设计到做出来也就几个月。 工作人员还说,他们是想把古老文明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吸引年轻人来博物馆。扫码后的导览信息也能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玛雅文物。 这个解释出来,有人觉得创意不错,的确挺有新意;也有人觉得被耍了,认为博物馆不该用这种招数混淆真假。那些专程跑来”见证奇迹”的游客更是觉得白跑一趟。 不过话说回来,这尊”假古董”还真达到了博物馆的目的——来参观的人确实多了不少,很多人就是听说了这事儿才专门跑来的。博物馆也表态了,以后会把艺术装置和真文物标注得更清楚,避免误导,但这种新旧结合的展示方式还会继续尝试。 说白了,这就是博物馆搞的一次营销。有人觉得有创意,有人觉得过了。你怎么看?如果你去博物馆看到这种把现代科技和古代文明混搭的展品,会觉得新鲜有趣,还是觉得不靠谱?欢迎留言聊聊。

0 阅读:564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