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初三女孩优优被害,曾仕强的话含金量还在上升,曾仕强说“宁可救虫,不要救人”,

惜陈谈娱乐 2025-10-17 17:50:55

深圳初三女孩优优被害,曾仕强的话含金量还在上升,曾仕强说“宁可救虫,不要救人”,优优妈妈三年接送钟建川,得到的却是自己闺女被害的噩耗,就算在路边投喂一只流浪狗它还知道摇摇尾巴。这场用善良换来的悲剧,藏着太多值得所有人反思的地方。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2023年9月,优优妈妈看同小区的钟建川父母常年加班,没人接送上下学,就主动提出顺带接他,这一接就是三年。 2026年6月12日,钟建川在学校违纪被抓,想让优优帮他隐瞒,优优没同意,没想到当天放学后,钟建川就在学校附近的小巷里,用提前三天网购的折叠刀把优优害了。三天后警方抓他时,他还嘴硬说“是她先‘得罪’我的”,毫无悔意。 谁都知道在深圳这种一线城市,三年接送不是小事。按深圳日均80块的通勤成本算,这三年下来,优优妈妈光折算的经济成本就超过8.7万,更别说时间了——每天得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还要晚一小时回家,三年累计耗了一千多小时,自己的工作加班都得挤时间,周末也没好好休息过。 她当初图啥?就因为优优是女孩,她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想着钟建川是男生,能多照看一下,没想到最后伤害孩子的,偏偏是自己帮了三年的人。 更让人寒心的是钟建川一家的态度。其实早在2025年3月,钟建川就因为霸凌同学被学校记过,他爸妈不仅不管,还跑去学校闹,说老师“小题大做”。 案发后,钟爸爸接受采访时居然说“优优也有责任,不该‘得罪’我儿子”,连句道歉的话都没有。直到法院要开庭,他们知道可能要重判,才哭着求优优妈妈“放过我儿子”,可这时候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这事在网上吵得特别厉害,大家都在说“善良到底要不要有边界”。有人说“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帮人了,怕帮出个仇人”,也有人觉得“不能因为这一个案子,就把所有人都想成坏人”。其实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关键是,善良得带点锋芒。 就像2025年上海那个张女士,资助贫困生四年,后来没能力继续了,反而被学生砸了家门;2026年广州的王先生,收留流浪青年,结果被偷了五万块。这些事都说明,帮人可以,但不能无底线,该拒绝的时候就得拒绝,该保持距离的时候就得保持距离。 还有学校和社区,其实本来有机会阻止悲剧。2026年5月,就有同学跟班主任说钟建川威胁优优,可班主任就只是随口说了句“别闹矛盾”,没当回事;社区网格员也去过钟家,听见里面吵架很凶,却没多问一句。 如果当时学校能及时约谈,社区能多关注一下这个有霸凌前科的孩子,也许优优就不会出事。 现在优优走了,优优妈妈每天晚上都睡不着,一闭眼就看见孩子的笑脸。她总说“早知道当初就不帮他了”,可世界上哪有早知道。这件事不是要让大家变得冷漠,而是要明白,善良不是没有原则的付出,帮人之前,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承担后果,能不能守住边界。 毕竟,我们的善良,应该给值得的人,而不是喂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