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世纪20年代的“大萧条”刚开始时,美国政府的做法与现在如出一辙:1920年代,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劳动力的马匹,基本上已被电动卡车和拖拉机所取代。电气化释放了不可想象的能量,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所有这一切,不是用百年,而是用十年完成的。
世界一片繁荣,短短时间内科技就改变了世界。但种种迹象表明,这10年的繁荣即将结束——生产开始超过市场需求,工资的增长与现代技术带来的生产剧增不同步,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开始出现。
而针对于此,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主席斯穆特,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支持一项增加关税的法案——对大量外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与当前略有不同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反对这一法案的。可惜该法案在参政两院均获得通过。
不出所料,法案一经通过,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作为报复。人们普遍认为,“关税法案”的出台加剧了对大萧条的影响。外国政府开始报复,许多海外银行关门大吉。世界的经济混乱导致极端右翼政府的崛起,包括希特勒。而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在欧洲、日本等国,右翼势力再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中央。这一点非常令人担忧。
最终高关税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两年间,报复性关税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损害。在1929年至1932年间,美国对欧洲的贸易减少了2/3。
直到1933年,罗斯福总统上台,经济才开始好转。1934年,罗斯福废除了《关税法》,降低了关税,并签署了《互惠贸易法案》,扩大了与外国政府进行贸易和合作的意愿。当美国支持《关税总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时,损害终于得到了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