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一则重磅的消息传来,荷兰动用国家机器,开始对在荷中企,开启明抢模式。 中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5 11:23:46

14日,一则重磅的消息传来,荷兰动用国家机器,开始对在荷中企,开启明抢模式。 中国闻泰科技旗下,在荷兰经营的安世半导体,资产及知识产权被荷兰政府,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冻结了。 理由仍然是基于所谓“安全”的政治借口。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与限制做法,如出一辙。 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完全是为配合美国一系列关税战、贸易战与科技战的肮脏需要,而插向中国的一把刀。 尽管荷兰官方,矢口否认,美国知情。 我们都知道,安世半导体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的核心部门,有六十年的技术积累,2019 年闻泰科技花了 340 多亿真金白银才全资拿下,这笔钱在当年创下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收购纪录。 到 2024 年,安世一年能赚 147 亿,占了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全球两万五千个客户里不乏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头,手里的一万五千多种产品几乎全是车规级的硬通货,这样的优质资产谁看了不眼红。 荷兰政府拿出来的理由简直经不起推敲,一会儿说有 “严重治理缺陷”,一会儿又扯 “威胁欧洲经济安全”,可问他们具体是什么缺陷、怎么威胁安全,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更滑稽的是他们动用的法律依据 ——70 多年前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这玩意儿本来是用来应急保障物资的,荷兰建国以来几乎没真正用过,这次特意翻出来对付中企,简直是把 “刻意针对” 写在了脸上。 而且操作时机耐人寻味,荷兰动手的前一天,美国刚发布新的出口管制规则,专门把制裁范围扩大到被列实体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安世作为闻泰的全资子公司正好撞在枪口上,这种 “巧合” 比电视剧剧情还刻意。 美国在背后操盘的证据早就藏不住了,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曝光的文件显示,今年 6 月美国官员就跟荷兰放了话,说安世想从实体清单里豁免,中国籍 CEO 必须换掉。 美方甚至直言 “CEO 是中国籍就是个问题,想豁免几乎肯定要换”,这话都挑明了,荷兰转头就以 “治理问题” 暂停了闻泰老板的职务,还把股权托管给第三方,这不就是照着美国的剧本走吗? 闻泰的高管在投资者会上说得直白,荷兰经济事务部就是跟在美国身后的温顺绵羊,这话虽然尖锐但没说错。 荷兰官方嘴上喊着 “自主决定”,可连美国记者都看出来,他们的行动就是 “紧随美方其后”,这种自欺欺人的否认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更过分的是这场 “明抢” 的吃相,荷兰法庭直接裁定把安世的股份除了 1 股全托管出去,指派外籍人士掌握决定性投票权,闻泰作为全资股东直接被架空。 要知道安世在德国、英国都有工厂,封装测试基地遍布中、菲、马三国,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里的关键一环,荷兰这么一闹,等于用政治手段强行切断正常的股权和管理权,说穿了就是想用 “安全” 的名义抢控制权。 这种操作连欧洲智库都看不过去,雅克・德洛尔研究所的研究员直言,这是把经济安全凌驾于自由市场原则之上,开了个极坏的头。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2023 年美国就逼着荷兰卡住 ASML 的光刻机出口,把没拆封的 EUV 整机都拦在海关,理由也是 “安全”。现在不过是换了个玩法,从限制设备出口变成直接抢夺已落地的中资资产,本质上都是美国科技战的一环。 美国怕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突破,自己动手不够,还拉上盟友一起下场,荷兰显然就是被选中的马前卒。他们心里清楚安世的价值,更清楚掐住这家企业能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制造麻烦,所以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捏造罪名,毕竟有美国在背后撑腰。 可荷兰忘了,安世是欧洲汽车和消费电子的重要供应商,真把产业链搅乱了,受损的还是欧洲自己的制造业。 而且这种 “莫须有” 的打压早晚会反噬,中国半导体行业这两年已经用行动证明,越是封锁越能倒逼突破,从电子束光刻机到 EUV 固体光源都有了进展,ASML 现在已经丢了中国市场这块肥肉。 荷兰这次为了配合美国,把自己标榜的 “市场经济”“公平竞争” 全抛到脑后,用冷战老法律干着抢资产的事,不仅寒了中企的心,恐怕也会让其他国家对荷兰的投资环境打上问号,毕竟谁也不想哪天自己的资产就因为 “莫须有的安全风险” 被冻结。

0 阅读:5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