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临时性接入”,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三到五年内要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说起伊朗这事儿,得从他们长期被美国GPS卡脖子的老问题聊起。伊朗这些年军事和民生上都离不开卫星导航,导弹制导、无人机操作、港口调度、甚至农业精准播种,全靠这个。可GPS是美国控制的,伊朗又处在制裁名单上,信号动不动就出故障。尤其是冲突期,美国那边一干扰,伊朗的设备就瞎转悠。官方数据摆在那,2024年光关键定位点就出过上千次信号错乱,军演里无人机偏航,民用交通也耽误事儿。这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隐患,谁都不想关键时候被别人掐脖子。 今年10月4日,伊朗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在德黑兰的世界太空周开幕式上直接点破这层窗户纸。他说,GPS中断太频繁了,给伊朗基础设施和安全带来大麻烦,必须赶紧建自己的国家级卫星导航网。亚兹达尼安这人背景挺硬的,早年搞电气工程和信息通信技术,博士毕业后在光学和量子传感上发了不少论文,现在管着伊朗空间研究,推了不少卫星项目。他这番话不是空谈,直指要减少对外国系统的依赖。短期内,伊朗正和中国谈接入北斗的事儿,因为北斗兼容性好,抗干扰强,安全性高过GPS。亚兹达尼安明说,北斗的信号稳定,不会像GPS那样说断就断,这对伊朗当下解燃眉之急正好。 不过,亚兹达尼安赶紧补一句,这接入北斗只是过渡,不是长久之计。伊朗的目标是三到五年内自己发射导航卫星,搞出独立系统。为什么这么急?因为制裁下,伊朗空间技术起步晚,但这些年憋着劲儿追。早几年他们就发射过观测和通信卫星,像帕朱赫什系列和帕尔斯-1,现在精度和轨道控制都上台阶了。接入北斗不光是应急,还能学技术,摸清组网和信号处理的门道,为自家系统打底子。预算也跟上,据说砸了4.8亿欧元,够建五颗区域卫星,覆盖中东周边,够用够准。 北斗这系统对中国来说是全球布局的一部分,从亚太起步到现在覆盖全世界,精度高到米级甚至厘米级。伊朗挑它,一方面是因为中伊关系铁,合作顺手;另一方面,北斗不像GPS那么独,美国也没法轻易卡。伊朗媒体报道,接入后港口管理和无人机操作精度直线上升,误差从十几米降到半米,这对他们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是实打实的加分。想想看,伊朗石油出口全靠海运,定位准了,船队效率高,少出事故,钱袋子就鼓了。农业上,精准灌溉和施肥,能省水省肥,还增产,这在水资源紧巴巴的中东太实用了。 当然,这事儿在国际上也搅起波澜。美国那边肯定不乐意,GPS是他们软实力工具,伊朗这么一转,等于又少了个用户。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也在那儿盯着,但伊朗选北斗,地缘上更贴合“一带一路”框架。中东局势本来就乱,伊朗和以色列摩擦不断,去年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时,GPS信号就疑似被干扰过。现在伊朗转北斗,等于是多一层保险,不用担心别人遥控关机。专家分析,这不只技术换血,还牵扯到区域影响力,谁控制导航,谁就多点话语权。 伊朗空间研究这几年动作频频,亚兹达尼安上任后推的卫星计划一个接一个。Nahid-2通信卫星刚上天500公里轨道,全国产组装;帕朱赫什卫星明年就发射,专攻遥感。伊朗宣称空间产业已自给自足,从火箭到地面站,全链条本土化。这次导航系统计划,是他们从“能发射”到“能服务”的跃升。短期用北斗稳住阵脚,长远自研避风险,逻辑上站得住脚。伊朗通信部也表态,要逐步把交通、物联网和农业全迁到新系统上,避免老问题反复。 话说回来,伊朗这步棋下得接地气。制裁下,他们没法一步到位,只能曲线救国。先借北斗过渡,边用边学,三年五载内上自家卫星。这不新鲜,好多国家都这么干过,像印度搞NavIC,巴西用亚马逊系统,都是从依赖起步,自力更生。伊朗人口多、地广,民用需求大,自有导航能拉动经济,军用上更能防后门。亚兹达尼安强调的“自主”二字,戳中伊朗民众心窝子,大家都盼着国家技术不被外人捏着。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立马出来澄清,说这只是
义气先义
2025-10-15 11:11: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