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一名大学本科男生,主动报名参军,一路顺利通过体检,如愿进入西藏陆军服兵役

老阿七说史 2025-10-14 14:46:31

广东肇庆一名大学本科男生,主动报名参军,一路顺利通过体检,如愿进入西藏陆军服兵役。可谁也没想到,他到了部队后,却因难以适应训练想退伍。即便部队多次耐心教育引导,他仍铁了心拒绝服兵役,还放话愿承担一切法律后果。之后,他被部队除名并退回原籍,被罚款29936元和6条处罚通知! 2025年3月,广东肇庆,一名年仅22岁的大学本科男生黄某某,穿上戎装,站在征兵入伍的队伍中,脸上写满了自豪和期待。 他是周围同龄人中第一个主动报名参军的大学生,同学们觉得他勇敢,家人也觉得他有出息。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他却成为了当地征兵史上一个格外特殊的案例——他拒绝服兵役,被部队除名退回原籍,并被罚款29936元,同时收到了6条处罚通知。 这起事件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有人质疑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人替他惋惜,更有人呼吁必须依法从严处理这类违纪行为。 这背后,究竟是一个年轻人对理想的误判,还是一场制度与个体之间的碰撞? 黄某某并不是被动应征的。 在2025年初春,他主动登录“全国征兵网”提交了入伍申请,作为一名本科在读生,他原本拥有延迟服役的权利,但他拒绝了。 他说,自己从小就梦想当兵,想把青春献给祖国,想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家里一开始担心,但在他反复坚持下,还是点头支持。 征兵流程并不简单:体检、政审、役前教育、心理测评……他都顺利通过。 在入伍动员大会上,他甚至主动申请前往“最艰苦、最偏远”的地区。 最终,他被分配到了西藏陆军某旅——一个被称为“雪域雄鹰”的部队。 可真正走入军营,黄某某才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比他想象中更大。 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反应让他连爬楼梯都喘不过气,训练强度远超他在大学时参加的任何一次军训,生活节奏从早晨5点半起床一直排到晚上10点,丝毫没有喘息的空间。 队列训练、体能拉练、战术演练,每一项都像是在挑战他的极限。 据知情人透露,黄某某刚到部队第一个月表现还算正常,只是偶尔抱怨训练太苦,第二个月开始,黄某某情绪出现明显波动,经常独自坐在寝室角落发呆。 他曾在一次班务会上说:“我真的不适合当兵,我觉得我做不到。” 起初,连队干部以为他只是暂时适应不了,便安排心理辅导员与他沟通,还降低了训练强度,但情况并未改善。 到了第三个月,黄某某直接向连队提出退役申请,理由是“心理压力大、难以适应部队生活”。 部队没有立刻批准,而是启动了“思想引导”机制:干部谈话、战友帮带、家属视频连线,几乎所有可以调动的资源都投入了进来。 黄某某的父母甚至从广东赶到拉萨,试图劝他坚持下去,但他态度坚决:“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我就是不想当兵了。” 按照《兵役法》,已经通过体检政审、完成入伍手续并正式被部队接收的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期间原则上不得以个人理由擅自退出。 黄某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拒服兵役”的事实,部队最终决定,将其除名并退回原籍,并依据法律规定,对其实施六项惩罚: 这套处罚机制不是针对黄某某个人,而是全国统一标准,在黄某某身上,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他并不是第一个因心理落差而选择退役的大学生。 2024年,湖南某高校一名研究生入伍后因适应困难、长期失眠,最终被诊断为“战时应激障碍”,提前退伍; 2023年,江苏一名男生刚入伍两周就写下“我不想做军人”的信,主动申请退伍。 不同的是,这些人都在入伍前或服役初期通过正规渠道申请退役,未触犯法律,而黄某某,是在明确知晓法律后果的情况下,仍坚持离队。 这不是“任性”,也不是“脆弱”,而是一种对个人选择后果的轻视,当军营不再是梦想的延伸,而是现实的磨砺时,一些人迅速崩塌。 义务兵不是文艺片主角,不是穿着军装拍个照就完成梦想,那是需要咬牙坚持、甚至流血牺牲的职业。 黄某某的选择,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不仅失去了军人身份,还将背负“拒服兵役”这个标签终身。 这将影响他的学业、就业、婚恋、社交,甚至在网络上留下永久痕迹,一个原本可以用军功点亮简历的年轻人,如今却成了负面典型。 而这起事件带给社会的警示远不止于此。 黄某某的故事并不是结束,而可能只是开始,它提醒众人,每一个看似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制度的支撑和法律的约束。 也许他后悔了,但法律不会因后悔而网开一面。 一次选择,终身影响,希望每一个打算参军的年轻人,都能在热血之外,多一分清醒。 在向往军旅人生时,先问自己一句: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信息来源:鼎湖发布 2025年10月8日、潮新闻

0 阅读:1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