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了,2025年10月13日,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命令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动用所有可用资金”确保10月15日美军130万军人薪资发放。声称已锁定资金来源,但拒绝透露细节。 先给大家划个重点:美国政府停摆就像老寒腿,一到预算季就准时发作。两党每年都要为了财政预算掐架,今年的导火索是医保福利支出 —— 民主党想给低收入人群多加点补贴,共和党觉得这是慷纳税人之慨。 双方在国会山吵得鸡飞狗跳,结果 9 月 30 日新财年开始前愣是没谈拢,导致联邦政府从 10 月 1 日起停摆。这已经是近 7 年来的第三次停摆,60 万联邦雇员被迫休假,连五角大楼新成立的反毒特遣队都只能喝西北风。 但这次停摆有个特别扎眼的地方:10 月 15 日是美军发薪日。130 万军人的工资可不是小数目,按人均月薪 4000 美元算,一个月就要 52 亿美元。要是真断了粮,那可比停摆本身更要命。 毕竟军队是国家的枪杆子,军心不稳分分钟能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这次突然跳出来救场,表面上看是在扮演军人保护者,实际上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博弈。 特朗普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锁定资金来源,但打死不说钱从哪儿来,营造出一种我有大招你们猜的神秘感。 接着又把锅甩给民主党,说他们用政府关门挟持军队和国家,成功把舆论焦点从医保争议转移到谁在保护军人上。这招玩得溜啊,既安抚了军心,又抢占了道德制高点,还顺手黑了对手一把。 不过,特朗普的大招其实是拆东墙补西墙。根据五角大楼的说法,他们打算动用上一财年剩余的 80 亿美元研发资金来发工资。这钱原本是用来搞武器研发的,比如新型导弹、无人机之类的高科技项目。现在为了发工资,只能先把这些烧钱的项目停了。 这就好比你把下个月的房贷提前取出来交水电费,短期救急可以,但长期肯定要出问题。更麻烦的是,把国会批准的专项资金挪作他用,很可能违反《反短缺法案》,搞不好会被民主党告上法庭。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美国政坛的钱袋子游戏。根据美国宪法,国会掌握着拨款权,总统想花钱必须经过国会同意。但特朗普这次绕过国会直接动用资金,等于是在挑战宪法权威。 这种操作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2019 年特朗普为了建美墨边境墙,就曾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然后挪用军费。结果被国会告到最高法院,最后虽然勉强胜诉,但也闹得满城风雨。这次挪用研发资金发工资,估计又要引发一场法律大战。 特朗普这么拼,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政治考量。2026 年美国中期选举在即,他正忙着为共和党拉选票。军人和退伍军人在美国选民中占比不小,而且大多倾向于支持共和党。 特朗普这次力排众议给军人发工资,就是想在选民面前刷一波存在感,塑造我才是真正关心军人的形象。毕竟,在选举年里,没有什么比爱国和保护军人更能打动选民了。 但特朗普的如意算盘也有打错的时候。一是,80 亿美元研发资金撑不了多久。如果停摆持续到 10 月 15 日之后,这笔钱很快就会花光。到时候怎么办?再挪用其他项目的资金?那整个国防部的预算体系就要乱套了。 二是,民主党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已经放话要调查资金挪用问题,甚至可能发起弹劾程序。更关键的是,长期停摆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据估算,政府每停摆一周,美国 GDP 就会损失 0.1-0.2 个百分点。要是停摆持续一个月,损失可能超过 300 亿美元。到时候就算特朗普保住了军心,也保不住选民的钱包。 这场政治闹剧的背后,暴露的是美国政治体制的深层次危机。两党为了各自的利益,把国家预算当成了博弈的筹码,把军人工资当成了要挟的工具。而特朗普的救场行为,本质上是用短期的政治作秀掩盖长期的治理无能。 正如美国媒体评论的那样:当总统不得不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行政命令来确保军人工资时,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已经病入膏肓。 现在,所有人都在盯着 10 月 15 日。如果特朗普真的能按时把工资发下去,那他暂时就能松口气。但如果出了岔子,比如资金链断裂或者被法院叫停,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再次证明,美国政府的停摆危机远未结束。只要两党继续在医保、移民等问题上死磕,只要国会和总统继续用国家财政当赌注,类似的闹剧就会不断上演。而最终买单的,永远是那些辛勤工作的军人和普通纳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