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能暂停枪声,却抹不去埋在骨头里的仇恨与分歧。” 为什么说这次大概率还是“短命和平”?那些藏在谈判桌下的10个死结,才是真正的关键。 先看眼前的停火:协议里藏着多少“定时炸弹” 1月19日生效的停火协议,看着像曙光其实全是隐患 。 协议说分阶段执行,第一阶段42天内哈马斯放33个被扣押人员,以色列放1890名巴勒斯坦囚犯 。但核心诉求压根没谈拢,以色列要哈马斯彻底缴械,哈马斯却要保自己在加沙的主导权。 更讽刺的是,协议原定8时30分生效,因以方未收到获释人员名单,以军直到11时15分才停火 。这哪是停火协议,分明是份“临时休战备忘录”! 普通人的苦难,比协议文字更扎心 别光看政客谈判,加沙的人间炼狱早该被看见。 截至2025年10月,冲突已造成6717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20179名是儿童,算下来每小时就有一个孩子丧命 。超过5000人被迫截肢,190万人无家可归,92%的房子都成了废墟。 现在加沙50多万人在挨饿,30公斤面粉曾卖到600美元,合每公斤约20美元,460人直接死于饥荒,其中154个是孩子 。政客们谈条款时,这些人正在帐篷里啃干面包。 历史早给过答案:5次停火为何全成“短命鬼” 这次根本不是新鲜事,2008年以来5次停火全没撑住。 最近的2023年11月停火,只维持了7天就打回原形。2025年1月的协议更惊险,第一阶段42天到期后,哈马斯以以色列违约为由延迟释俘,停火险些破裂 。 关键在于每次都是“应急补丁”:以色列要安全,哈马斯要生存,核心的领土、难民问题从没解决过。就像俩人为房子打架,每次只劝“先别动手”,却不提房子该归谁。 以色列内部先乱了:民众早不想打了 内塔尼亚胡早就失去了民心,哪还能稳住阵营。 2025年10月民调显示,66%的以色列人认为该结束冲突,64%要求内塔尼亚胡辞职,其中45%喊他“立即下台”。7月民调更刺眼,仅8%民众支持他的分阶段停火方案 。 右翼政党还在给他施压,但他硬撑着不松口,无非是想靠强硬保住权位。停火协议刚签,他就放话“要强硬解除哈马斯武装”。 巴勒斯坦自己的坎:18年分裂终于有了转机? 就算以色列让一步,巴勒斯坦曾“分成两半”的坑也得填。 2007年起,法塔赫管约旦河西岸,哈马斯控加沙,18年没真正和解。好在2025年7月,14个派别在北京签了《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要组临时联合政府 。 但落实起来还是难,各派还在为武装力量整合吵嘴。自己人没真正拧成一股绳,跟以色列谈判腰杆都硬不起来。 一个“红线人物”:释放他比停火还难 谈判桌上藏着个没人敢碰的雷:马尔万·巴尔古提。 这人是巴勒斯坦民调里的“救世主”,支持率高达50%,远超现任总统阿巴斯。哈马斯一直逼以色列放他,觉得能凝聚民心。 但以色列把他当“恐怖分子头目”,判了终身监禁,说放他就是“养虎为患”。2011年放的哈马斯头目,后来成了2023年突袭的策划者,这教训以色列记一辈子。 外部势力:是调解还是添乱? 别以为美国、卡塔尔是真心促和平,全在算自己的账。 特朗普政府提的“20点计划”,明着说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实则不提“两国方案”,还让以色列在加沙设“缓冲区”,根本没保证撤军 。以色列秒签,哈马斯直接说“不可接受”。 卡塔尔和埃及表面斡旋,实则各有私心:卡塔尔要维持地区影响力,埃及怕难民涌入自己国家。这种“带私货”的调解,能成吗? 最致命的死结:两个核心诉求根本对立 说来说去,俩家想要的东西完全是反义词。 以色列的底线是“安全优先”:必须彻底摧毁哈马斯,还要控制加沙的援助分配,甚至想长期驻军 。 哈马斯的底线是“生存优先”:要以色列全面撤军,解除加沙封锁,还得保留自己的武装和治理权 。 一个要对方“消失”,一个要自己“活着”,这谈判怎么谈出永久和平? 最后想问:和平到底该指望谁? 有人说“这次有多方调解,肯定能成”,可2023年以来联合国多次呼吁停火,美国都投了反对票。 加沙的孩子想要一本没弹孔的课本,以色列的母亲想让孩子放学能安全回家。这些最简单的愿望,却被政客们的博弈踩在脚下。 你觉得巴以能迎来真和平吗?是得先落实“两国方案”,还是要外部势力别再插手?
“停火能暂停枪声,却抹不去埋在骨头里的仇恨与分歧。” 为什么说这次大概率还是
看今天
2025-10-14 08:46: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