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美债=出口寒冬?中国减持7307亿背后的生存智慧

阿智通鉴 2025-10-13 16:54:03

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而美元一旦崩盘,最倒霉的就是咱们的出口企业。要知道现在外贸订单大多还是用美元结算,那些珠三角、长三角做代工的厂子,本来利润就薄,全靠签单时的汇率算着能赚点辛苦钱。   可要是汇率天天跟坐过山车似的,今天签单时1美元换7块人民币,等一个月后交货收款,说不定就只剩6块5了,成本都收不回来,这不就是亏本赚吆喝?   更别说新订单了,企业根本不敢接,接了就是赌汇率,谁也没那底气,到最后只能裁员、倒闭,车间里的工人丢了饭碗,一家子的生计都成问题。前段时间就有数据显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十天里能涨跌好几个点,这要是崩盘了,波动只会更疯狂。   而且现在美国还有36万亿美元的窟窿,每年光利息就超过1万亿美元,比它的国防预算还夸张,全靠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实在撑不住了搞不好就印钱赖账,到时候手里的美债就成了废纸,谁拿着谁不心慌?   但中国没跟着瞎起哄退场,反而一步步慢慢减仓,这可不是没看懂风险,恰恰是看得太透了。首先要是真一次性清空,咱们自己先亏惨了——美债价格暴跌的时候抛售,7307亿可能只能卖回6000亿都不到,纯属赔本买卖。   再者就是出口企业的命门,咱们跟美国还有不少贸易往来,真把美元搞崩了,美国买家自己都没钱进货,订单只会更少,反而得不偿失。   更关键的是,全球金融现在还离不开美元,真崩了会引发连锁反应,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咱们的外汇储备也得受影响,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中国的减法做得特别有章法,不是盲目抛,而是“短债换长债”优化结构,同时把减持美债腾出来的钱转去买黄金,2025年都连续6个月增持了,还忙着搞人民币跨境支付,CIPS系统一年能处理一百多万亿的交易额,就是想慢慢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而且现在全球都在搞“去美元化”,美元储备占比已经跌到新低,人民币的份额慢慢涨上来了,金砖国家、上合组织都在搞本币结算。中国这时候稳步减持,既不会引发市场恐慌,又能跟上全球趋势,还能给美国提个醒——别以为能一直靠印钱过日子。要是真像有些人说的“赶快退场”,反而会打乱节奏,让自己陷入被动。   说白了,持有美债是过去全球经济格局下的选择,现在减持则是适应新变化的战略。既不能被美国的债务风险拖下水,也不能因为激进操作伤了自己的根基,毕竟出口企业的生计、金融市场的稳定,比一时的“解气”重要多了。这种稳扎稳打的做法,才是真正的聪明劲儿,既守住了当下的基本盘,又为未来的金融多极化铺了路。

0 阅读:327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