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阿智通鉴 2025-10-13 16:54:03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新闻网表示,为什么这一次中国出手非常的重,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美国9月底强化了“实体清单”的50%规则的穿透性原则,这一规则可能影响到中国数千家企业的出口。   美国制定“50%规则”是基于中国不会强烈反击这一过时的想法,但从结果来看,美国这是一次严重的误判。   这所谓的“50%规则”穿透性原则其实就是美国给中国企业套的一个更紧的“紧箍咒”。以前美国搞实体清单,大多是卡直接用了美国技术的企业,标准大概在25%的技术含量线,可这次9月底一强化,不仅把标准往下调了,还搞起了“穿透式”审查——不管是直接供应商还是几层之外的间接供应商,只要沾了美国技术的边,哪怕占比没那么高,都得受限制。   这一下就等于把网撒得特别大,按日经新闻的说法,中国数千家靠出口吃饭的企业都可能被卷进来,尤其是那些做高端制造、半导体配套的企业,简直是被精准瞄准了。   美国敢这么干,骨子里还是抱着老黄历看中国。他们觉得中国这些年外贸依存度虽然不低,但是高科技产业还得靠外部技术,所以他觉得中国肯定不敢跟美国硬刚,顶多就是象征性抗议一下,最后还是得忍气吞声。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搞过类似的限制,中国的反击力度确实没这次这么猛,这就让美国产生了路径依赖,觉得“只要我施压,中国就得让步”。   可他们忘了,这些年中国早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招的状态了,尤其是在被卡脖子的领域,早就开始下功夫搞自主替代,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度一直在降,哪还会像以前那样怕被拿捏。   美国可能还盘算着“速战速决”,觉得突然加码就能打中国一个措手不及,等中国反应过来,企业已经受了重创,到时候再谈条件就占尽优势。可他们万万没料到,中国的反制来得比谁都快,而且下手极重。   国庆假期里,相关部门压根没歇着,据说不少人连夜加班拆解美国的规则漏洞,琢磨反制的组合拳,节后第一天就直接亮出了底牌,一点预热都没有,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这速度和力度,显然超出了美国的预期,他们大概以为中国还得花个十天半月研究对策,哪想到人家早就有备无患。   再者,美国压根没算明白这规则到底会戳中中国的哪根神经。在他们眼里,这可能只是一次常规的技术封锁,可对中国来说,这已经触及了产业安全的底线。   数千家企业的出口要是受影响,不光是企业自身的生存问题,还会牵扯到上下游的供应链,甚至影响整个产业的升级节奏。这种往死里逼的招数,中国要是不硬气反击,反而会让美国得寸进尺,后续指不定还会搞出更苛刻的规则。所以这次中国出手重,本质上是“敲山震虎”,告诉美国别拿产业安全当儿戏,这可不是能随便试探的底线。   最关键的是,美国误判了中国反制的“杀伤力”。他们总觉得中国的反制无非是加关税、限制点农产品进口,可这次不一样,中国的反击精准对准了美国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尤其是在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这些领域,你卡我的出口,我就限制你的市场准入,直接戳中了美国企业的痛点。   要知道,不少美国高科技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能到三成以上,真要是丢了这块市场,业绩立马就得亮红灯,股价跟着跌,最后压力还得传导回美国国内,逼得那些企业去给政府施压。这种“打蛇打七寸”的反击,是美国之前没见识过的。   日经新闻能点出这个真相,其实也是看明白了其中的门道。作为跟中美两国都有密切经贸往来的旁观者,日本企业最清楚中美供应链缠得有多紧,美国这招看似是针对中国,实则也会波及全球产业链,包括不少日本配套企业。美国连这种连锁反应都没算进去,只一门心思觉得能压制中国,说到底还是骨子里的傲慢在作祟,把中国的隐忍当成了软弱,把过去的经验当成了永恒的真理。   现在看下来,美国这波操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想靠“50%规则”拿捏中国,结果不仅没达到目的,反而被中国的反制打了个措手不及,自家企业还跟着遭了殃。这哪里是技术封锁,分明是对中国实力和决心的一次彻底误判,而这种误判带来的后果,恐怕得美国自己慢慢消化了。

0 阅读:56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