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说: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

经略简料 2025-10-13 15:46:31

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说:一旦我国对医药、对生物技术、对化工产品出口进行限制,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美国商界人士卡梅隆·约翰逊给特朗普提了个醒,说中国手里攥着一张能让美国经济瘫痪的“王炸牌”,尤其是在医药化工领域。 这话说得挺吓人,但仔细一琢磨,这根链条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一副沉重的镣铐,把两个国家锁得死死的。 想跳出依赖的状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轻松。 无论是把供应链挪到印度、墨西哥,还是干脆搬回美国本土,都更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希望放印度身上?可即便顶着 “世界药房” 的名号,它造抗生素时,七成原料依旧要靠中国供应。 哈佛大学的人也算过一笔账,就算把订单转给墨西哥,他们也得回头找中国买零件,最后美国消费者买单,成本凭空高出近一成。 那干脆自己干?俄亥俄州那家阿莫西林工厂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经探查发觉,由青岛运送原料过来,即便算上运输费用,成本也较本地自行生产降低了约三成之多。 市场可不讲情面,这生意根本做不下去。 讽刺的是,美国从2014年就搞了个《药物供应链安全法》,折腾了十年,结果呢?2024 年,中国原料药出口形势表现亮眼,出口额逆势攀升至 429.8 亿美元,一举刷新历史纪录,展现出我国原料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强劲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市场的力量,真不是一纸法案能轻易改变的。 不少人觉得中国的优势就在于价格低,可这种想法早就不适用了。中国真正的护城河,是一整套别人很难复制的产业生态。 丹麦一家百年药厂雅赛利,为啥要把生产线搬到苏州?不是因为人便宜,而是欧洲的环保成本太高,而在中国,从原料到污水处理,园区里啥都给你配齐了。 这种底气,源于中国拥有联合国分类里所有的工业门类。 再观美国,本土制造业产值于其 GDP 占比已降至约一成。产业空心化之象显著,绝非虚妄之谈,凸显其经济结构之失衡与潜在危机。 现在美国想从零开始建一条医药供应链,要花多少钱?一座厂子就得砸下20多亿美元,等上五到十年才能投产。 光是废水处理成本就是中国的两倍多,最后药价贵上四成,这笔账,普通老百姓和医保体系都扛不住。 说白了,这张所谓的“王炸牌”,更像是一个“同归于尽”的按钮。约翰逊算过,真要走到那一步,美国药品成本会暴涨13%,每年得多花510亿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字,直接关系到民生。 但链条是双向的。 牌打出去,自己也疼。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要卖到中国市场,特斯拉能风靡全球,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上海工厂带来的成本优势。 所以,像摩根大通这些华尔街巨头,反倒因为中国产业链的韧性而看好它的经济。他们清楚,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正是 “稳定器”。 实际的风险压根不在中国是否主动出牌,而在于美国硬搞 “脱钩” 造成的全球动荡。 这,恐怕才是约翰逊真正想警告的。 说到底,中美经济已经进入了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深度锁定状态。与其天天琢磨谁能卡谁的脖子,不如想想怎么管好这段既脆弱又坚韧的关系。毕竟,真把链条扯断了,勒住的将是所有人的脖子。 信源:“中国还留着后招没出,美国压根无能为力” 2025-10-12 13:16·观察者网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