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华盛顿离当总统还有五年光景,可52岁的他却把牙齿掉光了。当年可没有生

趣史小研究 2025-10-12 11:42:43

1784年,华盛顿离当总统还有五年光景,可52岁的他却把牙齿掉光了。当年可没有生产假牙的条件,华盛顿就从他的奴隶嘴里生生买过来九颗牙,通过牙托植入自己口腔。 华盛顿的牙病可不是老了才有的,那是从年轻时就跟着他的老毛病。才二十出头,他就开始一颗接一颗地拔牙。到了1789年,他宣誓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时候,场面多庄严啊,可谁能想到,这位新总统的嘴里,只剩下了最后一颗孤零零的真牙。 没了牙,不光吃饭费劲,说话都漏风。对于一个需要频繁演讲、会见外宾的政治家来说,这简直是致命的形象危机。所以,华盛顿这一辈子,都在跟假牙作斗争。 他试过各种材质。用河马骨和象牙雕的,戴着又重又笨,还容易被唾液染黄,散发出一股怪味。他还试过用金属弹簧连着上下牙,好让嘴巴能张开,但那玩意儿整天在嘴里弹来弹去,把牙龈磨得生疼,让他看起来总是一副下巴僵硬、愁眉苦脸的样子。 这些材料都不行,那什么最好用?答案简单得让人毛骨悚然:真人的牙齿。 现在,咱们就得翻开华盛顿位于弗农山庄的家庭账本了。历史的细节,往往就藏在这些沾着油墨和灰尘的故纸堆里。在1784年5月那一页,清清楚楚地记着一笔支出:“支付给几个黑人,用于购买他们的九颗牙齿,共计122先令。” 朋友们,看清楚了,这不是什么坊间野史,这是华盛顿庄园白纸黑字的财务记录。钱,是从华盛顿的口袋里掏的;牙,是从他自己拥有的奴隶嘴里拔的。 这笔交易的背后,是一个叫让皮埃尔勒马耶尔的法国牙医。他是华盛顿的私人医生,也是当时玩“牙齿移植”的行家。在那个年代,从活人嘴里取牙,再安到另一个人嘴里,是当时最尖端的“口腔修复技术”。而最好的“牙源”,莫过于那些年轻、健康、没有选择权的奴隶。 这事儿最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在于它的“正常”。在账本上,这笔买卖记录得跟采购一袋面粉、一匹布料没什么两样。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半点关于人性的讨论。一个人的身体部件,就这么被明码标价,成了另一个人的“配件”。 拔下来的这九颗牙,经过处理,被镶嵌在一个用铅和象牙制作的底座上,最终戴进了华盛顿的嘴里。从此,这位未来的“自由灯塔”,就是用着从奴隶口中夺来的牙齿,咀嚼食物,并发表那些关于“人人生而平等”的著名演说了。 这画面,是不是挺讽刺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道德标准去审判一个几百年前的古人。在18世纪,奴隶制是合法的,奴隶被当成主人的私有财产,他们的身体自然也属于财产的一部分。华盛顿的行为,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可能并不算什么骇人听闻的暴行,顶多算是一种“物尽其用”的医疗手段。 可问题就在这里。一个制度的恶,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让身处其中的人对恶行习以为常,甚至感觉不到那是恶。 华盛顿在签署那张账单的时候,他心里想的可能只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牙痛和形象问题,他或许压根就没去想那几个被拔掉牙齿的奴隶,今后要如何吃饭,如何生活。 他们的痛苦,在国父的“伟大事业”面前,被彻底无视了。 这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华盛顿以及他那一代开国元勋们身上巨大的矛盾性。他们是追求自由的革命者,渴望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一个全新的、平等的共和国。可同时,他们又是奴隶主,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奴隶制带来的便利和财富。 华盛顿一生拥有超过300名奴隶。他们为他耕种、劳作,构成了弗农山庄这个庞大种植园的基石。而他,一边在信件里表达对奴隶制的“不安”,认为它总有一天会终结,一边又在奴隶逃跑时发布悬赏通告,动用一切力量把他们抓回来。 这种矛盾,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直到临终前,华盛顿才在遗嘱里规定,在他妻子玛莎去世后,他名下的所有奴隶都将获得自由。这被很多人看作是他晚年的道德觉醒。 但这种“死后的慷慨”并不能抹去他生前的所作所为。更何况,那些早就被他拔掉牙齿的奴隶,能不能活到被解放的那一天,都还是个未知数。他们用自己的身体部件,填补了伟人身体上的缺陷,却没能在伟人构建的“自由国度”里,为自己争得一寸之地。 今天,那副由铅、象牙和真人牙齿制成的假牙,还陈列在美国的国家牙科博物馆里。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证人,无声地讲述着那段不太光彩的历史。

0 阅读:1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