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号,29岁男子去河南新乡南太行山徒步,在手机电量即将耗尽时,给农家乐老板

戴婚纱聊军事 2025-10-11 11:53:57

10月7号,29岁男子去河南新乡南太行山徒步,在手机电量即将耗尽时,给农家乐老板拨了过去,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已经迷路了,身上没吃的,没有充电宝,希望能够寻求帮助。 10月9日下午,河南新乡辉县上八里镇上午峪的山脚下,60多岁的饶先生裹着雨衣站在临时救援指挥点外,眼睛红得像布满血丝的灯笼。 已经两天了,山里这么冷,他就穿件薄外套…… 话音未落,老人的声音就被呜咽的风声吞没。 这场揪心的搜救背后,是一个29岁男子意外失联的全过程。 事情要从10月7日说起,当天上午,饶某某开着一辆别克轿车从商丘永城出发,一路开到辉县上午峪的“老农家”农家乐。 他把车停在门口,跟老板打了声招呼就独自进了山。 出发前,他还跟母亲说“有两个同伴一起”,可直到后来失联,家人才知道他是孤身一人。 7日晚上8点,农家乐老板突然接到饶某某的电话,语气慌张得厉害,我迷路了,手机快没电了,身上没带吃的,能不能来帮帮我? 然而老板刚想问清具体位置,电话就断了。 等到8日晚上,车子还停在门口,人始终没回来,老板才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报了警。 这辆停了两天的别克轿车,成了目前最明确的线索。 有村民说,之前见过饶某某在农家乐门口摆弄这辆车,还把立标改成了类似“迈巴赫”的样式,看得出来是个爱动手的小伙子。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平时常上山徒步的人,这次会栽在熟悉的山里。 9日一早,当地警方就带着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进了山,后来星火救援队、特警也陆续赶来,前前后后凑了上百人。 但山里的情况比想象中恶劣得多:持续的阴雨把山路泡得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能没过脚踝,旁边就是随时可能掉落石块的悬崖峭壁。 更要命的是大雾,能见度不足5米,站在跟前都看不清队友的脸。 热成像设备在这种潮湿天气里也完全失效,只能靠人踩着羊肠小道一点点搜。 到了下午4点,雨下得更大了,为了避免救援人员遇险,指挥部只能下令暂时撤下山,等待天气好转。 比搜救难度更让人揪心的,是家属的煎熬。 饶先生9号中午就从永城赶了过来,一到指挥点就拉着救援人员问情况,说着说着就哽咽,我就这一个孩子,就算下刀子我也得上去找他。 他说儿子平时经常爬山,按说该懂规矩,可这次不仅没带食物和充电宝,连定位都没给家里发一个,更没联系警方。 截至10日下午6点,饶某某已经失联超过72小时。 河南气象网显示,山里白天温度勉强有14℃,到了晚上能降到10℃以下。 虽然这个季节山里有野葡萄、柿子能暂时充饥,但他身上那件薄外套,根本扛不住夜里的寒气,失温成了最致命的威胁。 更关键的是,不少徒步者总犯“经验主义”的错。 饶某某觉得自己常爬山就掉以轻心,没带专业装备。 应急管理部反复强调的“四要四不要”里,明确说了要选正规路线、带专业装备、结伴同行,可这些提醒往往被当成耳旁风。 徒步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但绝不该变成拿生命冒险的游戏。 那些被滤镜美化的“野路线”,那些被简化的“徒步攻略”,背后可能藏着看不见的危险。 希望饶某某能撑住,等着救援人员的到来。 更希望所有徒步爱好者能记住这些教训:出发前多一份准备,就少一份风险;对自然多一份敬畏,就多一份安全。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5-10-09发布:河南一男子南太行山徒步失联,当地警方:搜救难度较大

0 阅读:1684

评论列表

yangmanzhong110

yangmanzhong110

7
2025-10-11 12:40

报警,联系运营商,追溯基站,然后在基站周边搜索……

绿绕烟村

绿绕烟村

5
2025-10-11 14:27

七号打电话求助,8号才报警,是真的吗?为什么不自己报警不是更快吗?

点石

点石

2
2025-10-11 15:56

点一大堆火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