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不舍得放弃远东联邦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既放不下来,又养不活。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占地69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占了俄罗斯国土的四成多,行政上包括11个联邦主体,从阿穆尔州到楚科奇自治区,横跨多个时区,从UTC+8到UTC+12。 人口只有不到800万,密度每平方公里才1.1人左右,算得上人烟稀少。2021年普查数据显示,总人口797万多,比2010年少了4.7%。 从1959年的654万,到1989年峰值的1035万,再到现在,人口问题一直纠缠着。 城市化率是不低,73.6%的人住在城镇,主要大城市有哈巴罗夫斯克61万、符拉迪沃斯托克60万、乌兰乌德43万、雅库茨克35万、赤塔33万,但农村人口只有26.4%。 民族组成复杂,俄罗斯族占大头,但也有布里亚特人、雅库特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 宗教上,东正教27.4%,佛教3.3%,伊斯兰0.7%,本土信仰2.2%,无神论23.5%,精神但不宗教的27%。这些数据都反映出这多元但不稳的局面。 经济上,远东的GDP在2022年达到8.656万亿卢布,合1240亿美元,人均109万卢布,约1.56万美元,在俄罗斯八个联邦区里排第五,人类发展指数0.769。 但经济结构不平衡,主要靠资源出口。远东的矿产资源丰富,但开采成本高,因为气候寒冷,冬天长达半年,冻土层厚,交通不便。 铁路公路老旧,港口吞吐量有限,符拉迪沃斯托克和纳霍德卡是主要港口,但比起澳洲的悉尼或墨尔本,规模较小。农业上,远东地区土壤冻结,粮食产量低,只能靠温室或进口。 工业上,有造船、木材加工、渔业,但高端制造业少,基本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 但现实是转向东方发展,俄罗斯遇到了不少坎。人口流失没止住,2021年比2010年少30多万,年轻人尤其多,出生率虽高于全国平均,每千人9.3,但净流入才2.4万。 因为远东地区气候恶劣,冬天零下几十度,生活成本高,就业机会少。 莫斯科砸钱建设“优先发展区”和“自由港”,吸引投资到了10.6万亿卢布,建立了不少建船厂、木材厂,创意集群等,创造不少工作岗位。 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5.6%,高于全国,但这增长多靠资源出口和国家补贴。 由于西方的制裁,中俄贸易火热,2025年中俄天然气东线达满负荷,出口石油天然气、木材,进口机械电子,但贸易不平衡,俄罗斯卖原料,中国卖成品,俄罗斯赚得少。 俄罗斯对华有警惕,拒绝大量中国劳工和资本落地,投资规模不如东盟国家大。 普京在2025年论坛上说,要在远东发展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但基础设施差,铁路公路老化,冻土融化加剧,维修成本上涨。 战略上,远东是连接欧亚的桥头堡,太平洋出海口,军事上太平洋舰队基地,资源储备多。普京认为远东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竞争力,但经济负担重,国家每年输血上千亿卢布,回报率低。 俄乌冲突三年多,西方制裁升级,俄罗斯经济依赖东方加深,2025年国防开支1320亿美元,占GDP6.3%,挤压民用投资。 IMF预测2025年GDP增长1.4%,2026年1.2%,远东虽有亮点,但整体疲软。 远东的问题是俄罗斯整体困境的缩影。国家大,资源多,但管理低效,腐败存在,创新弱。普京政府推新版北极政策,也涉及远东,目标加强合作,但制裁下难。 2025年,俄罗斯对外经济转向亚太,但人口不足、经济回报低下、太依赖于中国。俄罗斯还需改革营商环境,吸引多元投资,但地缘政治复杂。 这片地对俄罗斯是死结,战略位置决定不能放弃,但光靠国家是不现实的。未来几年,国际局势会更加混乱,俄罗斯若不变,远东还会继续拖累。
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这回算是把话说透了,直接指着英国的鼻子爆料,说这个搅屎棍正在偷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