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商丘,一名女子去医院打防疫针,看到一位大爷在排队。他一会儿看看前面,一会儿跑到窗口看看下面。大爷排了半天队,往返了好几次,终于轮到他了,却把医生叫走了。 大爷擦了一把汗,乐呵呵地给医生解释,他是带母亲来打防疫针的,可是母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楼,正在下边的三轮车里躺着呢!能不能麻烦您…… 没等大爷说完,医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口答应了。医生问,大爷,给老太太打啥价位的疫苗呢?大爷笑嘻嘻地回答说,当然打个最好的呗! 大爷喜滋滋地跟在医生后面,来到楼下三轮车旁。车厢里铺着厚厚的褥子,老人腿上盖着宽大的被子,已经睡着了。大爷慢慢地把母亲扶起来半躺着,又细心地帮老母亲卷起袖子。 女子来到窗边,看着这温馨的一幕,不禁泪目了。老人被儿子照顾的很好,头发虽然花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的衣服也洗地干干净净。她不禁感叹,都说养儿为防老,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看了视频,这位大爷是真疼老母亲啊!知道老人上楼难,自己排队等好久不说,还专门请医生下来,没一点不耐烦。换作有的人,说不定嫌麻烦就敷衍了,他这举动看着就暖心。 医生问打啥价位,大爷笑嘻嘻说要最好的,这反应特实在。他没纠结钱多少,只想着给老母亲最好的保障。这份孝心比啥都金贵,不是嘴上说的孝顺。 平时常说养儿防老,这一刻算真的看见了。不是要多大排场,就是老人难时有人扛,愿意花时间、花心思、不心疼钱,这才是养儿防老该有的样子。 所以说,大爷那一句“打个最好的呗”,笑着说出来,轻描淡写,却藏着孝顺最本真的意义:它是责任,是反哺,是传承,是让年迈的父母在岁月里,依然能感受到被捧在手心的安稳与幸福。 孝顺,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像一粒种子,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里生根发芽,一代代传递下去,成为维系家庭、温暖社会的重要力量。(来源:H.)
长春的一位24岁的小伙子因为头疼啊去医院检查,意外得知自己脑子里已经有了个东西,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