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中国政府打击台独势力,以及随时为收复台湾作准备,减少美欧各国对中国实施的金融制裁措施的负面影响,中国大陆应及早对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实施风险规避措施,包括且不限于以下。 当前,台独势力在岛内持续制造分裂,他们频繁组织所谓的公投,还推动一些分裂性质的立法动作,一步步挑战着国家统一的底线。中国政府对此态度十分坚定,通过一次次外交声明亮明立场,还常态化开展军演巡航,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 可就在咱们坚决反 “独” 的同时,美欧各国却借机给咱们施加金融压力。美国国会正在推进一项法案,那项法案明确授权政府可以冻结那些涉嫌支持统一进程的实体资金。 紧接着,欧盟议会也跟着起哄,他们正讨论要扩大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连一些民生领域的技术都想卡咱们脖子。 更让人警惕的是,有情报显示,美方已经偷偷搞了对大陆外汇账户的封锁演练,一旦真这么干,咱们的潜在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外汇储备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就说过,外汇储备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 “压舱石”,这话一点不假。 它不仅能保障咱们从国外进口石油、芯片这些必需的物资,还能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候稳住大盘,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帮咱们争取更多话语权。 截至 2024 年末,咱们境外投资企业已经有 5.2 万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 3.14 万亿美元,这些资产和外汇储备紧紧绑在一起,要是出了问题,影响的可是咱们每个人的生活。 因为现在全球贸易和支付还高度依赖美元,美元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高达 47.08%,而咱们人民币虽然连续十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地位,占比也才 4.69%。 所以一旦美方真的冻结咱们的外汇账户,咱们用美元结算的外贸生意就会受严重影响,企业买原材料、付货款都可能卡壳。 欧盟那边更过分,他们 2025 年刚把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制裁名单,咱们虽然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反制了两家欧洲银行,但这也提醒咱们,海外资产随时可能被 “下手”。 好在国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些风险,已经开始布局应对措施。在外汇储备方面,央行一直在推进多元分散投资,不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 “一带一路” 的民生项目,让储备资产更安全。 紧接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它的业务已经覆盖了 189 个国家和地区,2025 年上半年就处理了 90.19 万亿元的业务,有了这个系统,咱们和其他国家做生意就能少用美元,减少被 “卡脖子” 的风险。 2024 年 1 到 8 月,咱们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已经达到 4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1%,这就是好苗头。 对于那些海外企业,国家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政策。商务部早就发布了《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还得给员工做安全培训,2023 年央企海外员工的安全培训覆盖率就超过了 95%。 外交部和商务部还会定期更新 170 多个国家的风险评估指南,帮企业提前避开危险区域,就像给海外资产装上了 “预警雷达”。 其实美欧搞金融制裁看似来势汹汹,但他们自己也有软肋。咱们是很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他们冻结咱们的资产,他们本国的企业也会跟着受损失,毕竟咱们手里也握着不少他们的债券和资产。 而且咱们的应对措施都是循序渐进的,从外汇储备多元化到人民币国际化,再到企业风险防控,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我觉得,美欧想靠金融手段牵制咱们统一大业,根本是打错了算盘。咱们提前做的这些风险规避准备,就像给国家经济穿上了 “防弹衣”,既能稳住基本盘,又能让咱们在反 “独” 进程中更有底气。不过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风险也可能随时变化。 您觉得咱们还有哪些招能更好地护住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这些 “钱袋子”?面对美欧的小动作,咱们普通人又能做些什么支持国家?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