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射东风41洲际导弹,为啥要提前告诉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一枚东风-4

繁梦间 2025-10-08 18:52:18

我国发射东风41洲际导弹,为啥要提前告诉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一枚东风-41冲天而起,这枚耗时三十多年研发、射程超过一万四千公里的国之重器,它的行踪在发射前24小时,就已经被摆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案头上,这不是什么情报战,而是源自一份在2009年,由当时访华的俄罗斯总理普京拍板签署的协定,《中俄相互通报发射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的协定》。 这份协议,听起来像个技术文件,但它比任何武器都更能决定世界的安危,中俄两国边境线那么长,地理上挨得太近了,想象一下,中国的东风-41进行向西的常规试射,那飞行轨迹,俄罗斯先进的雷达和预警卫星看得一清二楚,要是没个招呼,这高速飞来的大家伙,足以让任何国家的防空系统拉响最高警报。 历史上的乌龙差点就毁灭了世界,1983年苏联的预警卫星把云层反射的太阳光当成了美国来袭的五枚洲际导弹,要不是值班军官彼得罗夫觉得事有蹊跷,哪有只用五枚导弹打核大战的?硬是扛着压力没上报,核按钮可能就按下去了,纯靠机器,真的不靠谱。 所以中俄这份协议就是个“保险丝”,一方要发射弹道导弹或运载火箭,提前24小时打个招呼,告诉对方发射时间、地点、大概往哪飞、落在哪,至于导弹里装的什么燃料,弹头怎么设计的,这些核心机密谁也不问,也不说,这一下就把一次可能引发巨大误判的军事行动,变成了一次透明可控的技术测试,直接掐断了从“发现”到“误判”再到“反击”的危险链条。 当然这事远不止技术层面那么简单,它更是中俄关系的一块压舱石,这份协议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发射东风-41要通报,俄罗斯试射他们的“萨尔马特”、“亚尔斯”这些大杀器,同样也要提前告知北京,这是一种对等的尊重,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这直接体现了两国“高水平的互信”。 这种互信不是客套话,协议2010年生效,2020年又稳稳当当地续签了十年,有效期直接拉长到2030年,这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中俄的战略后方稳如泰山,让某些想在两国之间挑拨离间的外部力量,几乎无从下手,更重要的是,中俄的这套玩法,给世界提供了一个范本。 它借鉴了冷战时期美苏在1988年搞的那套发射通报机制,但又玩出了新花样,比如2024年9月25号,中国往太平洋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不仅跟俄罗斯打了招呼,还主动向美国、日本这些没有缔约关系的国家也通报了。 这个姿态就很明确:我虽然肌肉越来越强,但我行事有规矩,不想让大家猜来猜去,造成不必要的紧张,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比什么都更能化解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对比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还有朝鲜,他们之间就缺这么一套规范化的沟通机制,所以地区局势总是紧绷着,现在连美国都表示,有兴趣和中国建立类似的通报机制,这说明,中俄这套“坦诚相待”的模式,已经成了大国之间处理敏感军事问题的重要参考。 东风-41真正的威力,不在于它能飞25马赫,也不在于它能带10个分弹头,真正的力量,在于驾驭这种力量的智慧,一份协议,让最危险的武器试验,变成了一场巩固信任的常规操作,这本身就说明,规则与沟通,有时候比导弹本身更强大。 以上信息来源于环球网 俄媒:俄政府已批准与中国延长关于互相通报发射导弹和火箭议定书的法案

0 阅读:259

猜你喜欢

繁梦间

繁梦间

不被定义,庆幸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