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0月1日,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军政管理局宣布:9月30日傍晚,俄罗斯无人机突袭第聂伯罗市,当场炸死1人,炸伤15人,总统泽连斯基连夜喊话欧洲赶紧一起把俄罗斯无人机堵在门外。(央视新闻) 这场突袭里的“凶手”,大概率还是俄军常用的“天竺葵-2”无人机——说穿了就是伊朗“见证者-136”的翻版,那种带着刺耳噪音的“空中小摩托”。50公斤的战斗部炸下去,威力堪比重型榴弹,100米内的东西都得遭秧,1条人命和15个带伤的家庭,就是这堆“低成本武器”留下的真实伤痕。泽连斯基急着喊欧洲帮忙,其实是这场景已经成了乌克兰的噩梦。 大家可能没概念,这“空中小摩托”到底有多“低成本”?查了下,一架“见证者-136”撑死了也就几万美元,顶破天不超过5万。对比一下,欧洲给乌克兰的那些先进防空导弹,一枚就得上百万美元,打下来一架无人机,等于用黄金去砸铁锅,怎么算都不划算。 俄军就是摸准了这一点,才天天用这种“自杀式小摩托”没完没了地炸,不追求炸多高精尖的目标,就专挑居民区、电力站、水厂这些和老百姓过日子息息相关的地方来。 你想啊,防空系统总不能24小时盯着天上每一只“小摩托”吧?有时候漏过去一架,就是一栋楼炸个大洞,一家人的生活全毁了。 第聂伯罗市那1个死者,可能前一秒还在厨房给孩子煮面条;15个伤者里,说不定有早上刚送孩子上学的妈妈,有正要去菜市场买菜的老人。这些人没招谁没惹谁,就因为几万美元的无人机,一辈子的幸福都碎了。这哪是什么“低成本武器”,这根本就是专门冲着老百姓来的“低成本屠杀工具”。 泽连斯基喊欧洲帮忙,听着有点像在求救命,但欧洲那边也头疼。不是不想帮,是实在有点帮不动了。之前给的防空导弹、战斗机,都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欧洲自己的库存都快见底了。 再说了,堵无人机这事,不是光靠导弹就行的——你得有雷达盯着,有人员24小时值守,还得有专门的拦截设备,这些都是要花钱、要耗人的。欧洲现在自己经济都不太行,能源价格涨得老百姓都快用不起电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天天帮乌克兰堵“小摩托”? 但话又说回来,欧洲能不管吗?也不能。要是放任俄罗斯这么用无人机炸下去,乌克兰的老百姓扛不住,战线早晚要崩。到时候战火离欧洲更近,难民潮、能源危机只会更严重。泽连斯基喊的不是“帮我”,其实是“大家一起保住自己的日子”。 可问题是,欧洲各国心里都有小算盘,有的想多给点武器,有的怕得罪俄罗斯不敢给,有的还在纠结钱该怎么分。你推我搡的,真正落到乌克兰头上的帮助,总是慢半拍。 最可怜的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他们不管什么“天竺葵-2”还是“见证者-136”,也不懂什么战略战术、地缘政治,他们只知道,晚上听到天上有刺耳的噪音,就得赶紧往防空洞里钻。白天出门,得先看看自家的房子还在不在,邻居是不是平安。 1条人命,15个伤者,背后是16个破碎的家庭——可能有人失去了丈夫,有人失去了父母,有人一辈子都要带着伤过日子。这些伤痕,不是靠政客们喊几句口号、欧洲给点武器就能抹平的。 俄军用“低成本无人机”打这场仗,看似聪明,实则是把战争变得更没底线了。 以前打仗,好歹还讲究个“-target military objectives”(打击军事目标),现在倒好,专挑居民区下手,用最便宜的武器,造成最无辜的伤亡。这哪是什么“战术优势”,这就是赤裸裸的欺负老百姓没反抗能力。泽连斯基急,急的是老百姓扛不住;欧洲犹豫,犹豫的是自己的利益;可那些被炸死炸伤的人,他们连犹豫和着急的机会都没有了。 泽连斯基喊欧洲帮忙,可能也知道这事难,但他没别的办法。不喊,乌克兰自己扛不住;喊了,好歹还有点希望。只是这希望什么时候能变成真的,谁也说不准。无人机还在天上飞,噪音还在夜里响,老百姓还在躲防空洞。这场仗,打下去,受苦的永远是最普通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