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死于狱中,享年70岁,直到7年后,妻子才得知他的死讯,大家都说他走得太冤,妻子却说:“他是有福气的。” 田汉1898年3月12日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贫农家庭,本名田寿昌,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9岁那年父亲病故,一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舅舅易象看出他聪明,就掏腰包帮他上学,让他有机会念书识字。舅舅自己早年留学日本,还参加过同盟会,对田汉影响挺大。1916年,田汉18岁,舅舅又支持他去日本留学。他先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英文科,宿舍简单,他平时就埋头看书,练习写作。留学几年,他接触到戏剧文学,开始试着写短剧。1921年回国后,他和朋友们搞起创造社,办南国艺术学院和南国社,主编刊物,推动新戏剧发展。那时候他写了不少话剧,推动话剧从翻译转向原创。 1935年,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剧本和歌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一出来,就在影院里传开,观众听完都鼓掌。这首歌很快就全国流行,激发大家抗日情绪。全面抗战爆发后,田汉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工作。他奔走各地,组织戏剧队到前线慰问,创作大量爱国戏曲和话剧。1938年,他在长沙创刊《抗战日报》,宣传抗日政策,团结力量。还支持南岳佛教界办抗日组织,帮他们备案公文,介绍法师和领导接洽。他率领文艺团队采访前线,写出许多救亡作品,推动话剧和旧剧结合。在武汉成立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他鼓励大家用艺术抗战。那几年,他的作品给军民带来精神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务,继续为戏剧事业出力。他改编传统戏曲,像1950年把《白蛇传》改成京剧《金钵记》,后来又恢复原名,突出反对封建主题,唱词流畅。还推动戏曲改革,在会议上和同事讨论剧本修改。他一生写过很多话剧、戏曲、电影剧本和诗歌,贡献大。早年留学日本时,他就写过社会政治论文,如分析俄国革命原因。回国后,他参与左翼文艺运动,组织南国电影剧社。抗战中,他在都匀等地义演,掀起支前劳军热潮。他的努力让戏剧成为抗日工具。 1966年,田汉的人生轨迹变了。他的作品被曲解,他成为批判对象。曾经的学生和同事与他拉开距离。儿子田大畏写大字报指责他。田汉被关进秦城监狱,化名李伍。那里条件差,他患冠心病和糖尿病,身体一天天弱。1967年7月,病情重了,被送往301医院,继续接受审讯和治疗。到12月初,他时清醒时昏迷。1968年12月10日,北京天气阴沉,他在北京医院去世,享年70岁。死时无亲属在旁,名单上写假名。官方定性为罪人,家人不敢领骨灰。直到1975年,中央专案组召集家属宣布死讯,定他为叛徒,永久开除党籍。 田汉妻子安娥听到消息,泪流满面。大家觉得他走得冤,安娥却说“他是有福气的”。因为田汉生前经历太多折磨,死亡对他算解脱。安娥是红色特工,早年接近田汉,支持他工作。他们感情纠葛20年,1937年在武汉轮船上重逢,安娥告诉他有孩子田大畏。1949年后,他们正式结婚。安娥帮田汉筹集离婚费,处理家庭事。特殊时期前,田汉耐心照顾生病半身不遂的安娥。安娥对田汉一生为祖国发声,却这样结束,感慨多。她的话反映出对丈夫苦难的理解。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启动平反冤假错案。1979年,田汉得到平反。组织在八宝山举行骨灰安放仪式,找不到骨灰,就放眼镜、钢笔、《关汉卿》剧本和《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好友林默涵把物品放进盒子,参加者肃立,安放进公墓。平反后,他的作品重新出版,上演话剧和戏曲。儿子田大畏参与整理遗作。田汉名字出现在戏剧史书和展览中。他的贡献记录在官方资料,《义勇军进行曲》继续作为国歌演唱。他的生平通过书籍传播,强调从留学到抗战的历程。
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死于狱中,享年70岁,直到7年后
星河轻语时
2025-10-01 20:44:08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