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就不会死!浙江一女子偶然发现男友竟和前妻同居,还因此遭到殴打,男友承诺赔偿

经略简料 2025-09-30 14:45:02

不作死就不会死!浙江一女子偶然发现男友竟和前妻同居,还因此遭到殴打,男友承诺赔偿给她26万,谁料给了16万后,男子竟耍起了无赖,不肯给剩下的10万,女子多次索要无果后,无奈将他告上法庭,法院这样判了! 一张10万元的欠条,背后牵扯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一段始于欺骗、激化于暴力、终结于法庭的复杂关系。 在浙江永康,这份书面凭证从一份意图平息事端的“私了”协议,最终演变为法官面前无可辩驳的法律铁证,深刻揭示了个人承诺与法律责任之间的界限。 这张欠条的源头,根本不是什么借贷,而是一笔高达26万元的赔偿金。 男方阿虎之所以愿意掏这笔钱,是为了给自己惹出的麻烦买单——他把女友阿禾打成了“轻微伤”,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面临的是拘留和罚款。 事情的引爆点发生在2024年4月2日。阿禾万万没想到,和自己交往了一年多、甚至憧憬过结婚生子的男友,竟然一直和前妻小槿住在一起。 这个发现,瞬间撕碎了阿虎自2023年1月相识以来就精心编织的“离异单身”的谎言。 被戳穿真相的阿虎恼羞成怒,争吵很快升级为动手。事后,为了避免法律制裁,他选择私了。 在先支付了16万元后,这张10万元的欠条应运而生,成了他为自己的暴力和欺骗行为画上句号的工具,试图将一场公共法律纠纷按在私下解决。 可到了法庭上,阿虎对这张欠条的说法,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辩称,写这个纯粹是为了“安慰”阿禾,是当时为了平息女友怒火、避免她和前妻起更大冲突的权宜之计,压根就没打算真的给钱。 法院可不认这套“安慰说”。法官的逻辑很清晰:阿虎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在没人逼迫的情况下亲笔签名,就该知道白纸黑字的份量。 这张欠条不是随手涂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还款期限——2024年11月11日前,还有违约条款——逾期按每月2%算违约金。 这些要素,让它完全符合一份有效民事合同的特征。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只要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法,它就具有法律约束力。你当时是什么动机,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不能成为赖账的理由。 最终的判决,可以说是对阿虎一系列错误行为的总清算。他不仅要还那10万元本金,还得支付相应的逾期利息,甚至连阿禾为了打官司花掉的7500元律师费,也得他一并承担。 这一串数字,根子都在他最初的道德失范上。脚踏两只船本就违背了公序良俗,谎言被戳破后又用暴力解决问题,更是错上加错。 法律最终通过强制执行这张欠条,让他为自己的欺骗和伤害,付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代价。 从一份情感纠纷里的应急承诺,到法庭上不容置辩的债务凭证,这张10万元欠条的经历清晰地表明:任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做出的书面承诺,都将被法律严肃对待。 试图以“非真实意愿”为借口来逃避责任,在法律面前是行不通的。说到底,诚信与责任,才是人与人之间最硬的通货。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 2025-9-27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