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美国准备修理三个国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刚刚表示:“有些国家正在贸易上对美国形成威胁,这些国家需要被美国修理一下,比如印度、巴西、瑞士。这些国家,都在做出损害美国利益的事。”美国用了“修理”一词,真把自己当成江湖老大,把印巴瑞当成小跟班,不高兴了就修理修理! 卢特尼克的火气不是凭空冒的。这事儿得从纽约联合国大会那阵子的交锋说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刚在联大上表态支持巴西、印度入常,卢特尼克转头就放出了“欠修理”的狠话,时间线巧合得耐人寻味。 联大间隙的贸易会谈成了矛盾爆发点。印度谈判代表跟美国高官吵得不可开交,双方不欢而散。印度方面死死咬住一点,要求美国取消因采购俄罗斯石油而加征的惩罚性关税,美方却半点不让步。 美国的报复早就落了地。从今年8月起,印度输美商品就被按上了50%的高税率,这对依赖美国市场的印度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印度全年出口总额里近五分之一流向美国,皮革、化工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当其冲。 订单取消的消息像雪片一样飞来,印度800万小企业和1.2亿从业者遭了殃。这些以服装、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为主的家族企业,本就利润微薄,根本扛不住关税翻番的打击,大量工人一夜之间没了饭碗。 莫迪政府嘴上喊着11月要达成协议,身子却硬得很。美国逼印度开放汽车、钢铁、农业等敏感市场,印度死活不肯松口,毕竟国内农民和小制造商是莫迪的重要票仓,放开市场等于自断根基。 巴西的处境比印度更糟。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底签了行政命令,8月6日就把50%的关税大棒砸向了巴西。美方虽说豁免了694种商品,但大多是航空零部件和能源衍生品,跟民生相关的产品基本全中。 巴西发展部算了笔账,这波关税直接砸中了35.9%的对美出口,还有19.5%的产品要承受全球范围内的高额关税。农业、化工、钢铁、机械设备这四大支柱产业被打得最疼,关税涨幅从几十倍到上百倍不等。 卢拉总统在联大上直接跟特朗普硬刚,发言时几乎是指着美国骂单边制裁。他甚至没邀请美方参加巴西举办的多场论坛,这种公开的冷淡彻底惹毛了美国。 巴西没坐以待毙。卢拉火速签署“巴西主权计划”,掏出300亿雷亚尔信贷和45亿雷亚尔中小企业基金救急,还让政府收购滞销产品分给学校医院。圣保罗州也跟着放了15亿雷亚尔的税抵额度,想帮企业喘口气。 最冤的当属瑞士。这个一直跟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压根没料到会被下重手。此前谈判时,瑞士还乐观预期能把税率定在10%,结果美方直接抛出高关税,让整个瑞士都“目瞪口呆”。 美国的理由听着挺牵强。特朗普反复念叨对瑞士有400亿美元贸易逆差,觉得自己“吃亏了”。2024年383亿美元的逆差数据,成了美方动手的借口。 更早之前,美国就给瑞士扣过“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今年6月又把瑞士塞进了经济行为监控名单。美方认定瑞士在靠瑞郎贬值刺激出口,可瑞士根本没多少反制手段。 瑞士经济高度依赖出口,18%的出口商品都销往美国。更憋屈的是,美国给欧盟、日本的关税都比瑞士低,这让瑞士商品直接丧失了竞争力。有媒体吐槽得实在,美国的大汽车不适合阿尔卑斯山路,美国的奶酪巧克力也入不了瑞士人的嘴,瑞士想平衡贸易都没辙。 这三个国家没选择忍气吞声。印度和巴西早就把美国告到了世贸组织,指着美方违反最惠国待遇的规定讨说法。瑞士政府也发表声明,直言美方政策跟之前的磋商结果有“重大偏差”,满是无奈。 但美国根本没把世贸规则当回事。卢特尼克的表态已经很清楚,谁不按美国的规矩开放市场,谁就是“损害美国利益”,就得挨收拾。这种逻辑完全是霸权主义的翻版,把国际贸易当成了自家后院。 有意思的是,美国越是挥舞关税大棒,这些国家反而越坚定了贸易多元化的决心。巴西已经在加速开拓其他市场,不想再把鸡蛋放在美国一个篮子里。印度也在跟其他国家深化合作,减少对美市场的依赖。 瑞士的遭遇更给中小出口国提了醒,再怎么跟美国搞好关系,也挡不住对方为了利益翻脸。所谓的“盟友”“伙伴”,在霸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说到底,卢特尼克喊着要“修理”三国,本质上是想靠强权维持贸易霸权。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不是美国说一不二的年代。 印度敢顶着压力保护国内产业,巴西有底气在联大硬刚特朗普,瑞士也能公开表达不满,这些都说明单边制裁的威慑力在下降。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虽然见效慢,却也是对霸权的一种制约。 美国总把自己当江湖老大,觉得不高兴就能随便“修理”别人。但这三个国家的反击和抗争已经表明,靠威胁和打压维系的霸权,迟早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联手打破。 等真把这三个国家逼到抱团反制,美国所谓的“利益”只会损失得更惨。毕竟贸易从来不是单向的掠夺,搞成孤家寡人,再强的霸权也撑不了多久。 信源:界面新闻《双边贸易谈判停滞,美商务部长威胁迟早“搞定”印度和巴西》
最新消息,美国准备修理三个国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刚刚表示:“有些国家正在贸易
史鉴奇谈
2025-09-30 11:00: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