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录‖美储储受不了,美国豆农受不了,美国硅谷受不了……下一个是谁? 2025年9月27日,特朗普用一张卡通图片,公然预告了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解雇”。这并非一时戏言,而是其长期对货币政策干预的巅峰之作。 特朗普讥讽鲍威尔“慢半拍”,并因其未按自身意愿快速降息而威胁撤换,这无异于将维系美元信用的美联储视为自家账房。 货币政策一旦沦为政治附庸,市场对美元和美国金融稳定的信心将轰然倒塌。前脚威胁撤销库克职务,后脚威逼鲍威尔,一个听命于总统而非经济数据的央行,如何能驾驭美国这艘经济巨轮? 受不了的还有美国豆农。 作为美国大豆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在2024年曾采购了超过2200万吨、价值128亿美元的大豆。然而今年,订单却迟迟未见。根源何在?正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再度发起的关税战,亲手堵塞了自家农产品出口的生命线。 当政治算计凌驾于经济理性之上,为之付出惨痛代价的,正是那些曾将选票投给他的美国农民。失去中国市场,他们的“金豆子”瞬间变成了“愁疙瘩”。 最后,是美国硅谷的活力与未来“受不了”了。 9月19日,特朗普政府将H-1B工作签证申请费用提升至骇人听闻的10万美元,这无异于对全球顶尖人才关上了大门。从现任“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到科技巨擘马斯克,都曾是H-1B签证的受益者。这条通道曾是美国吸纳全球智慧、保持科技领先的“高速路”,如今却被设下了天价路障。没有源源不断的国际人才,硅谷的创新血液必将逐渐枯竭,美国的科技霸权地位将难以为继。 结语: 货币政策遭遇政治绑架,农业出口被关税大棒反噬,科技人才因闭关锁国而却步——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如今,特朗普的激进政策正在同时向这三个根基发起冲击。 没有独立的美联储,何来稳定的美元与金融环境?没有选票(豆农的愤怒),何谈政治根基?没有人才(硅谷的活力),何来未来竞争力?当这三者都岌岌可危时,一个“没有美元,没有选票,没有人才”的总统,下一步还该怎么混? 国内是这样,国外也是一样。 韩国受不了,3500美元的对美投资从哪里找? 日本受不了,石破茂不受美国窝囊气“撂挑子”不干了! 欧盟受不了,收他的税,喝他的血,还让他独自承担乌克兰的防务。 加拿大墨西哥受不了,离美国最近反而成了最大的痛苦。 下一个,还有谁受不了呢?
卢麒元教授最新发文说,如果美元贬值10%会怎么样?他说有些问题即使看明白了,也不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