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并称中国为美国的“对手”;与此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表态,对中国禁买其AI芯片的报道“深感失望” 网友评论:不让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赚钱终于起到效果了,中国自主替代才刚刚开始,操作系统基座逐步夯实,PC、服务器级CPU逐步强替,嵌入级MCU也逐步应用在打印机设备中。 网友们的评论倒是点透了关键:不让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轻松赚钱,这步棋总算看到了效果。这话绝非空谈,看看数据就知道分量。英伟达2025财年中国区营收占比跌到了13.1%,远低于前些年20%以上的水平,中国数据中心收入更是“远低于预期” 。 以前提起AI芯片,市场眼里几乎只有英伟达。但现在这局面正在被改写。阿里平头哥刚亮出的PPU芯片就让行业吃了一惊,核心参数不仅超越了英伟达A800,还跟H200拉近了距离,算力密度和能效比都是国内同类产品里的尖子生 。 黄仁勋在GTC大会上还在强调,AI进入代理式时代后,计算需求比去年预期多了至少100倍。他想用新款Blackwell Ultra芯片稳住市场,可中国市场的逻辑已经变了 。国内某大模型厂商早就悄悄换了赛道,用国产AI芯片优化出FP8参数精度标准,硬是蹚出了软硬件协同的新路 。 更关键的是,自主替代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链条的突围。龙芯中科折腾二十年搞出的LoongArch指令集,终于撑起了“第三套生态体系”,这可是通过国家级认证的硬家伙 。 龙芯3A6000处理器的单核性能比上一代猛涨60%到100%,跟Intel酷睿10代的i3-10100比都不落下风。服务器用的龙芯3C6000/D自测性能能看齐Intel至强6338,电信级99.999%的可用率要求都能满足 。 操作系统这块短板也在被补齐。欧拉、鸿蒙都为LoongArch指令集推出了专属版本,统信、麒麟这些主流系统更是深度适配。现在打开龙芯电脑,WPS、微信这些办公软件都能原生运行,一点不别扭 。 网友提到的嵌入级MCU应用也不是虚话。龙芯靠独创的二进制翻译技术,能支持全球7000多款打印机的Windows驱动,测试通过率快到100% 。这意味着那些藏在打印机里的小芯片,也开始有了国产身影。 市场早就用脚投了票。科创50指数直接冲破1400点关口,半导体设备、光芯片这些题材涨得最凶 。寒武纪-U的市值飙破600亿元,芯原股份等12家公司估值都超500亿,机构还预测芯原股份明年净利润增速能超100% 。 这股热潮背后,是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推力。商务部9月刚宣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从加征关税到出口限制,凡是带歧视性的招数都要查 。 企业们也没闲着。润建股份一口气拿下91.99亿元的芯片相关合作订单,中科创达联合搞的RISC-V架构方案正在加速落地 。某服务器厂商更狠,直接兼容了30余款国产AI芯片,硬生生搭起了开放算力平台 。 黄仁勋还在说2028年数据中心建设支出会达1万亿美元,可中国市场已经不是那个只靠进口芯片的洼地了 。机构预测到2027年,基于RISC-V架构的国产AI芯片出货量能突破100亿颗,全球市场份额要占到15% 。 龙芯的案例最能说明问题。它的芯片不仅入围安全可靠测评的数量占了40%,还在金税三期、铁路调度这些关键系统里规模化部署 。中石油、国家能源集团拿了2万台龙芯终端,三大运营商也中标了超6000台龙芯服务器 。 现在的芯片战场,早就不是“禁与不禁”的表层博弈。美国想靠限制出口卡脖子,却意外点燃了中国自主替代的引擎。从指令集到芯片设计,从操作系统到终端应用,一条全自主的产业链正在成型。 黄仁勋或许该明白,中国市场从来不是谁的“后花园”。当腾讯这样的企业都开始批量采购H20芯片应急时,更说明国内需求正在倒逼供给侧升级 。而龙芯们用二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恰恰证明自主可控从来不是捷径,却是必经之路。 这场芯片领域的较量,最终拼的不是谁嗓门大,而是谁的生态稳。美国现在喊疼,或许只是开始。当国产芯片的“毛细血管”彻底打通,所谓的“卡脖子”也就成了过去时。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50号 公布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并称中国为美国的“对
史鉴奇谈
2025-09-30 10:00:45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