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游击队长李岩性被日军撵了约莫两里路时,见野外无隐蔽处可以藏身。脱身,不可能;拼了,寡不敌众,他忽然想到了伪保长颜茂斋,决定躲到他家去。 “伪保长”是个什么角色。说白了,就是日本人占领区里,帮着维持地方秩序的中国人,算是最底层的“伪”字号人物。这些人里头,成分那叫一个复杂。 有的是死心塌地的汉奸,铁了心要给鬼子当狗。就说1942年冬天在宽城被咱们游击队除掉的那个密侦特务苏泽,就是这种货色。这父子俩,躲在县城的伪警察署里抽大烟,还琢磨着怎么回家拿藏起来的货和钱。他们给日本人通风报信,害死了咱们不少抗日群众和干部。对于这种人,咱们的态度只有一个,就是坚决干掉。游击队为了抓他,费了老大的劲儿。他儿子苏钢出城取东西,被我们的人当场截住,一枪结果了。苏泽本人呢?更戏剧性,他后来偷偷溜回家,听见游击队来了,竟然躲进了自家柜子的夹层里。你瞧,这些铁杆汉奸,心里也怕得要死,他们的坏,是刻在骨子里的,但他们的怂,也是装不出来的。最后,这个祸害还是被咱们的队员从柜子后面给揪了出来,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李岩性队长要去投奔的颜茂斋,如果也是苏泽这样的货色,那他就是去送死。但显然,李队长心里有另外一本账。 这就牵扯到第二种“伪”字号人物了。很多人当保长,是被逼的,是日本人用枪顶着脑门让他干的。他不干,全家都得死。干了呢,就得夹在日本鬼子和咱们游击队中间,两头受气,活得像个风箱里的老鼠。这种人,他心里未必就向着日本人,更多的是想怎么保住自己和家人的小命,怎么在这乱世里熬下去。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会偷偷给咱们的游击队送个信、送点粮,给自己留条后路。 李岩性敢做这个决定,赌的就是这个颜茂斋,不是第一种人,而是第二种,甚至可能是更倾向于我们的那一种。 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豪赌,赌的是他对人性的洞察。在被追得只剩下半条命的时候,他脑子里过的肯定不只是怎么活命,更是对颜茂斋这个人的全面分析:他平时的为人怎么样?有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恶事?他对日本人的态度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些信息,平时可能就是闲聊时的一两句嘴,但在生死关头,就成了决定命运的关键。 当然,更多的战士在面临绝境时,会选择最壮烈、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方式——死战到底。就像那个叫高大雄的游击队长,被鬼子包围,弹尽粮绝,他让战友先撤,自己一个人硬扛。最后被俘了,你看那张照片,他被五花大绑,嘴角还带着血,但眼神里全是怒火,那股子顶天立地的英雄气,隔着屏幕都能震你一下。小鬼子在他旁边,显得那么猥琐矮小。高大雄最后被折磨致死,也没吐露半个字。 这是英雄,是丰碑,我们必须永远敬仰。但我们也要理解,像李岩性那样,在绝境中寻找一线生机,用智慧和胆识求存,同样是一种了不起的勇敢。在那个年代,能活下来继续战斗,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战争的残酷,不只在于牺牲。牺牲有时候听起来只是一个宏大的词语,但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部血泪史。咱们看看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共产党高级将领名单,哪个不是声名赫赫?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1942年在指挥总部突围时,炮弹打过来,警卫员扑向他,被他一把推开,自己却牺牲了。他本可以活下来的。新四军的彭雪枫师长,1944年指挥战斗,明明可以在后方,却非要冲到一线,结果中弹牺牲。还有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将军,冰天雪地里,一个人跟鬼子周旋,饿了就啃树皮、吃棉絮,最后壮烈牺牲。日本人剖开他的肚子,发现里面全是草根和棉花,连一个日本军官都当场被震撼了。 这些将领们,他们面临的同样是绝境。他们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而从这些最高指挥官,到像李岩性这样无数个普通的基层队长,他们共同构成了那场战争的全貌。宏大的战略,最终都要靠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一次次具体的生死抉择中去实现。 李岩性他敲开颜茂斋家门的那一刻,会是怎样的场景?是颜茂斋吓得魂飞魄散,还是故作镇定?是拔腿就想去报信,还是咬着牙把人藏进了地窖?我们无从得知故事的结局,但这个选择本身,就已经充满了力量。 它告诉我们,抗日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飞机大炮,更是敌占区里的人心向背。我们能最终胜利,靠的不仅仅是小米加步枪,更是因为我们得到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心。那些像颜茂斋一样身处“灰色地带”的人,他们最终把天平的砝码加在了我们这边。这背后,是无数像李岩性一样的战士,用生命和智慧,去一点点争取,一点点瓦解敌人的统治基础。 所以,李岩性冲向颜茂斋家的那两里路,不仅仅是一条求生之路,更是一条攻心之路。这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需要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勇气和智慧。这,就是历史的复杂之处,也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把粟裕吓一跳,陈毅:俘虏一个不准放。孟良崮一战后,国
【2评论】【17点赞】
用户99xxx34
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