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在备战?外媒:我国引进五大俄制武器,用俄军伞兵实战经验打击敌人。英国智库RU

真实安德烈 2025-09-29 16:14:25

真的在备战?外媒:我国引进五大俄制武器,用俄军伞兵实战经验打击敌人。英国智库RUSI称,我国正准备以5.8亿美元,进口五大俄罗斯伞兵武器。   先说这份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报告,所谓依据是黑客组织 “黑月” 截获的 800 页 “机密文件”,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真要是涉及核心军购的机密合同,哪会弄出 800 页这么显眼的篇幅等着被黑客偷? 更讽刺的是,写报告的两个作者一个研究乌克兰问题,一个搞陆战研究,跟乌国防部和英军方打得火热,愣是把俄乌冲突的经验硬搬到台海问题上,全然不顾两地地理环境、作战模式压根没有可比性,俄军自己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空降部队都没取得过决定性胜利,这所谓的 “实战经验” 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实在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再说中国空降兵的 “装备衣柜”,早就不是需要靠进口来撑场面的样子了。咱们的运 - 20 运输机一次能塞 12 辆 03 式空降战车,这运力已经足够支撑大规模空降作战,2024 年朱日和演习里,空降兵从 6000 米高空跳下来,战车落地就能开火,要知道俄罗斯的 BMD-4M 伞兵战车常规跳伞高度才 1500 米,这 4500 米的差距可不是小数目,意味着咱们的空降兵能在敌方防空火力射程外更早投放,落地后更快形成战斗力。 BMD-4M 就算火控系统能探测 5500 米外的目标,可连跳伞高度都差了一大截,真到了实战中,恐怕还没看清对手就已经被我方战车锁定了。 RUSI 报告里还提什么俄方要提供 “达尔诺约特” 超高空降落伞系统,可咱们 6000 米跳伞都已经实战演练过了,难道还需要引进一套所谓的 “新技术” 来补课? 更关键的是,2024 年中国国防装备的国产占比已经超过 80%,这意味着军队主战装备绝大多数都是自己造的,真要是需要强化空降战力,优先升级国产装备才是常理,犯不着花 5.8 亿美元去买别人家的家伙。 就拿自主研发的直 - 10ME 武装直升机来说,机翼下能挂 8 枚 “蓝箭 - 21” 导弹,这导弹射程达到 10 公里,比俄制 “短号” 导弹整整远了 2 公里,别小看这 2 公里,在战场上就是生与死的距离,能让直 - 10ME 在敌方防空圈外稳稳当当打靶,而且 “蓝箭 - 21” 还能穿透 1500 毫米均质钢装甲,对付各类装甲目标都不在话下。 俄罗斯的卡 - 52 还在依赖传统导弹的时候,咱们已经实现了超视距精准打击,这种代差级的优势,哪是进口几样装备能比的? 再看运 - 20 改装的空中加油机,这可是个名副其实的 “战力倍增器”,起飞重量 220 吨,载油量超过 100 吨,能同时给 3 架战机加油,比老款的轰油 - 6 输油量翻了好几倍。 之前空军已经公开过它给歼 - 20 加油的画面,歼 - 20 本身航程就超过 5000 公里,加一次油后航程能延伸到 8000 公里以上,直飞关岛完全不成问题。 这种远程投送和打击能力,靠进口几样俄制伞兵武器根本实现不了,毕竟伞兵战车再先进,也飞不到关岛去。RUSI 报告里还炒作说俄中合作能让中国 “统一时间表提前 10 到 15 年”,这种说法简直是把军事战略当成了过家家,且不说中国一直坚持和平统一,单论国防实力的提升速度,全靠自主创新驱动,跟所谓的 “俄制装备输血” 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实 RUSI 和外媒的这点心思不难猜。 RUSI 作为英国智库,刊发这种漏洞百出的文章,无非是想靠渲染台海紧张局势提升自己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帮英国找个理由把航母派到亚太刷存在感,顺便为英国军费从 GDP 的 2.3% 提升到 2.5% 制造借口。 那些跟着起哄的外媒,要么是延续冷战思维,想把中俄绑在一起打造成 “威胁”,要么就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 可现实不会跟着他们的剧本走,中国国防建设的思路一直很明确,自主创新是核心,和平发展是底色,从运 - 20 到直 - 10ME,从 03 式战车到 “蓝箭 - 21” 导弹,每一样装备都是自主实力的证明。 咱们搞国防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挑事,外媒与其盯着不存在的 “军购合同” 瞎猜,不如好好看看中国为地区和平稳定做的实事。 毕竟算命式的炒作,终究骗不了人,也挡不住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脚步。中国空军能靠运油 - 20 撑起战略威慑,空降兵能靠国产装备实现高空突击,这些硬实力摆在眼前,比任何臆想的 “进口传闻” 都更有说服力。

0 阅读:0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