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订单至今为零,特朗普喊话也没用!近日,中国又从阿根廷买了至少10船大豆,美国农民再遭重创! 这一消息在美国农业州引起不小震动,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进口量超过1亿吨,占全球大豆贸易的60%以上。 美国曾经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现在却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向南美。 据农业市场消息人士透露,这批从阿根廷购买的大豆预计在10月至12月期间装船,总量约60万吨。 中国买家看中的是阿根廷大豆价格比美国便宜约25美元/吨的优势,这对于大宗商品贸易来说,是很可观的差价。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同比下降超过30%,美国农民叫苦不迭。 特朗普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喊话,承诺会让中国购买"大量美国农产品",还宣称已经达成了"历史性"的贸易协议,可现实却是中国买家转向了其他市场。 中国买家的选择很理性,阿根廷大豆不仅价格有优势,质量也相当不错,阿根廷是世界第三大大豆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 今年阿根廷丰收,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500万吨,加上比索贬值,使得阿根廷大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中国采购阿根廷大豆背后反映的是全球贸易新格局的形成,中国正在加速构建多元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不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 这种多元化战略不仅包括从南美进口,还包括增加对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农产品采购,甚至加大国内大豆种植面积。 美国农民现在处境很尴尬,他们曾经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相信他能通过"强硬手段"为他们争取更大的中国市场。 现实却是,国际贸易不是单向的强制行为,而是基于互利共赢的选择,一旦信任被打破,市场被扰乱,贸易伙伴就会寻找替代方案。 阿根廷政府已经开始简化农产品出口程序,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对华出口。 巴西也没闲着,作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巴西今年对华大豆出口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8000万吨。 巴西农民正在扩大种植面积,甚至开垦亚马逊地区的土地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在这个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被动摇。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持续低迷,美国农业部不得不通过补贴来安抚农民情绪,但补贴治标不治本,失去的市场很难再夺回来。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采购决策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国际贸易本质上是互相选择的过程,谁也离不开谁,但谁也不必非依赖谁。 贸易战给我们的教训是:市场一旦被打乱,就会形成新的平衡,而这种新平衡可能对挑起争端的一方更为不利。 美国农民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顾客不会因为你的喊话而回来,只会因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更好而选择你。 你们觉得美国农民还有机会重新赢回中国市场吗?或者他们应该寻找新的出路?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特朗普喊话也没用!近日,中国又从阿根廷买了至少10船大豆,美国
月下影婆娑
2025-09-28 11:49:5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