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9月26日报道,广东德庆,一男子重病住院却没钱做手术,妻子为给男子做手术

韫晓生 2025-09-28 10:48:37

[太阳]9月26日报道,广东德庆,一男子重病住院却没钱做手术,妻子为给男子做手术,在网络平台上筹集善款,可刚凑够4万元,男子就突然病逝了。男子去世后,男子父母认为这4万元善款是男子的遗产,要求妻子交出来,在被男子拒绝后,男子父母直接将儿媳告上法庭,法院判了!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广东一男子病逝,父母把儿媳告上法庭,要求继承4万元“众筹款”,法院:驳回诉求)   网络众筹就像一张温暖的网,为无数被大病压垮的家庭兜住希望。但当救命钱没能用完,受助人却已离世,这份带着温度的余款该何去何从?   2021 年,梁某被重病缠上,高额医药费让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家人抱着最后希望在 “某某筹” 发起众筹,陌生网友的善意如涓流汇聚,慢慢堆起了治疗的底气。   可命运没能眷顾这个家庭,梁某最终还是走了,账户里 4 万余元善款没来得及用,由妻子妥善保管。   谁也没想到,这份余温未散的善款,转眼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梁某父母认为,这笔钱该算儿子的遗产,他们作为长辈理应继承。   儿媳却坚决反对,觉得这钱是众筹用来治病的,不是家里的私产。   协商不成,老两口只能把儿媳和孙辈告上法庭,一场围绕 “救命钱” 的官司就此开打。 法院看透了众筹款的特殊本质,法官当庭指出,“某某筹” 这类平台筹来的钱属于特殊的网络慈善款。   想想那些捐款的人,没人是想给梁某家里添笔私房钱,大家都是冲着 “治病救人” 才伸出援手的。   这种明确的用途限定,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笔钱带公益属性,从来不是梁某的个人财产。   要是硬把这笔钱算成遗产,后果可不止违背捐赠人的心意那么简单。   就像法院担心的,这等于给 “不当得利” 开了口子。   要是谁都能借着众筹的名义,把用不完的善款当成自家财产,公众对公益的信任迟早会崩塌。   毕竟公益众筹的根基是信任,一旦这份信任没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再也筹不到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最终法院下了判决:没特殊约定的话,众筹款必须专款专用,想当成遗产继承没法律依据。余款得照着《慈善法》的规矩来处理,梁某父母的诉求被驳回。   如今打开这类平台,类似的筹款信息随处可见,但很少有人在发起时就想好 “钱用不完怎么办”。   好在现在平台越来越规范了,水滴筹把善款放进平安银行的专户里,和平台自己的钱彻底分开,还公开审计报告证明没挪用一分钱。   四川崇州那个被狗咬伤的女童众筹 200 万元,后来用不完的钱就原路退给了捐赠人。   这些变化,都在回应着公众对 “善款去哪儿了” 的关切。 梁某案的判决照清了公益和私权的边界。   现在慈善法修正草案也在完善,准备更明确地规范个人求助和平台管理。   求助的人得守诚信,平台得把规则立清楚,而我们每个人的善意,也该被这样认真守护。   唯有如此那些指尖汇聚的温暖才不会跑偏,网络众筹才能一直做守护生命的力量,而不是引发纠纷的漩涡。

0 阅读:0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