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我考了432分。 当时盯着成绩单,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完了,这辈子跟本科算是绝缘了。 但后来,高考出分那天,我对着屏幕上的679,傻了半天。 真的,从垫底到逆袭,靠的根本不是什么天赋和奇迹,而是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别再用“假努力”来感动自己了。 你以为的努力是什么? 是熬到后半夜的灯,是课间十分钟不敢抬头刷的题,是摞起来比人都高的卷子? 醒醒吧。 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上课的时候你在打盹,脑子是懵的,做的全是自己早就掌握的题,真正的难题和弱点,你看一眼就心烦,直接跳过。 那种状态,不是努力,是消耗。是用一种看似勤奋的姿态,来掩盖你内心的迷茫和低效。 后来我做了什么? 我开始把课间10分钟,当成“回血”的时间。强势科目,闭上眼睛过一遍刚才的重点;弱势科目,抓紧时间冲到讲台问老师一道题。这比你多刷十道已经会的题有用一百倍。 我再也不熬夜了。以前总觉得学到凌晨一点特励志,后来发现,那是用晚上的1小时,换第二天一整天的报废。得不偿失。 真正拉开差距的,从来不是那些拼命表演给别人看的人。 而是那些懂得把力气用在刀刃上,会“偷懒”、会“走捷径”的聪明人。 高中这场仗,死磕是没用的,得会抬头看路。
高二下学期,我考了432分。 当时盯着成绩单,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完了,这辈子跟本
为天下痴狂
2025-09-28 07:34:25
0
阅读: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