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报道,河南漯河,34岁的陈女士谈了个小她9岁的小鲜肉,男友为了让父母同

月鹿一鹿前进 2025-09-27 12:48:26

9月12日报道,河南漯河,34岁的陈女士谈了个小她9岁的小鲜肉,男友为了让父母同意他们在一起,提出让陈女士先怀孕,然后两人奉子成婚。陈女士同意了并全力备孕,可等她真的怀孕后,男朋友却第一时间辞职,随后就人间蒸发了。 在河南漯河,一位34岁陈女士的故事,起初听起来像又一个遇人不淑的情感悲剧。但拨开表面的愤怒,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天真的“奉子成婚”计策,而是一场为她量身定制的脱身骗局,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她过往的伤痛和未来的渴望之上。 这个圈套之所以能让她深陷其中,是因为它太“完美”了,完美到像是专门为她设计的解药。想想她的过去:2013年确诊白血病,四年治疗,身体刚在最艰难的时候恢复,前夫却选择了离开。这双重打击,让她对一份真挚稳定的感情,对一个家,有着超乎常人的执念。 就在这时,25岁的小吴出现了。他比她小9岁,白净精神,嘴巴又甜,追求时那种殷勤体贴,恰好填补了她内心巨大的情感空洞。当小吴的父母因为她的年龄、离异史,特别是那段白血病经历而激烈反对时,这本该是警钟,却被小吴巧妙地扭转成了巩固他们“同盟”的催化剂。他营造出一种“我们共同对抗全世界”的氛围。 所以,当他提出“奉子成婚”这个馊主意时,陈女士心动了。这个“方案”像一把万能钥匙,似乎能解开所有难题:既能绕过父母的阻拦,又能向所有人、也向她自己证明——她已经彻底康复,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可以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这诱惑太大了,大到让她忽略了背后所有的风险。 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完全不对等的赌局。陈女士押上的是自己全部的人生。作为一个有过严重病史的34岁女性,决定怀孕生子,是她用身体和未来下的一场豪赌,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抉择。她全身心投入,以为这是通往幸福的唯一路径。 而另一边的赌徒小吴呢?他其实根本没上赌桌,他只是那个设局的人。当陈女士告知他怀孕的喜讯时,电话那头的语气却反常地冷淡。这只是他抽身的预告。紧接着,他立刻辞职,手机关机,社交账号注销,从同事圈里彻底蒸发。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哪有半点意外?分明是早就规划好的流程。 直到此刻,真相才血淋淋地揭开:“奉子成婚”的目的从来就不是“成婚”。怀孕,只是他启动脱身计划的信号,是用来制造一个让她无法轻易摆脱、而自己却能金蝉脱壳的“既定事实”。 骗局落幕,但生活还要继续。面对这个烂摊子,陈女士的选择是“孩子我要生”。这不仅仅是母性,更是一个人在被彻底抛弃后,对自己行为的最终担当。这种坚韧,和那个男人的逃避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情感的承诺化为泡影,但法律有它的底线。小吴以为人间蒸发就能一了百了,但他想错了。根据民法典,非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他作为生父,抚养费一分都少不了,通常是他月收入的20%到30%,直到孩子成年。这是法律对责任的强制定义,也是陈女士未来维权的武器。 网络上的声音很复杂,有人骂男方“太渣”,毫无担当;有人叹女方“太傻”,不懂保护自己。但更多人看到了她过往经历留下的烙印,那种病痛和离弃让她在抓住一丝温暖时,便不顾一切地全身心投入。当地妇联的介入,也算是一丝来自社会的支持。 陈女士的遭遇,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故事,它是一个警示,告诉我们人性中的脆弱是多么容易被利用。所有看似能解决一切的“捷径”,背后都可能藏着最深的陷阱。法律能追讨抚养费,却永远无法弥补信任的崩塌和人生的改变。守住自我保护的底线,远比寄望于一个虚幻的承诺来得更重要。 信息来源:34 岁的漯河市民陈女士讲述了与小 9 岁男友相恋,因男方父母反对,男友提出 “奉子成婚” 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2025 年 9 月 12 日

0 阅读:120
月鹿一鹿前进

月鹿一鹿前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