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刷到孙颖莎和王楚钦混双练跑位的视频。看不到陪练的人是谁,只看到回来的球都是大角度和追身球,害得孙颖莎左一个上步,右一个十字交叉步,大口喘气地完成实战性极强的训练。 对此,评论区传出两种声音:一种是冷静球迷的客观的评价,两个单打冠军不等于一个混双冠军,而是靠千万次的跑位,将两个人的技术变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荣誉。另一种是暖宝宝的关心,心疼莎莎,称打好打孬不重要,快乐打球就可以啦,没必要累死累活,我们需要健康的莎莎。 我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孙颖莎,记者采访中多次提到孙颖莎手上的老茧,才知道获得巴黎奥运会混双冠军是多么的不容易。我赞同球迷的专业观点,也非常理解关切莎莎健康的群体。但我想对“宠”莎莎这少数的球迷说句话,竞技体育离不开汗水和伤病,躺平赢得冠军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假如,单纯的追求健康,一个人远离了冠军的光环,领奖台上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慢慢的淡出公众视野,喜欢一个人便成为了空谈。 孙颖莎25岁,很年轻。她的梦想是在三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夺得冠军。面对荣誉和伤病这对矛盾,她不能躲避,一定会迎难而上。她热爱并选择这种与伤病相伴的职业,作为球迷关切有温度,不偏不倚,不应脱离现实,这是真正该有的素质。我这样的观点大家认可吗?评论区里聊聊吧!
刚才刷到孙颖莎和王楚钦混双练跑位的视频。看不到陪练的人是谁,只看到回来的球都是大
奥运瞭望者
2025-09-26 11:19:57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