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机被指控“越界”,波兰放话将击落一切威胁,中方紧急发声 东欧的天空最近格外不太平,波兰和爱沙尼亚接连指责俄罗斯战机侵犯领空,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波兰政府语气强硬,声称一切威胁都不会手软,而中方则第一时间站出来呼吁冷静,提醒各方悬崖勒马。 这场围绕领空的争锋,不仅仅是几架飞机的问题,更像是欧洲安全格局下的一次大考。到底是谁在逼近界线?各路玩家的算盘又打在哪里?一场关于安全、信任和局势走向的罗生门悄然上演。 波兰这次没有藏着掖着,十天前就直接宣布,又有俄制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毫不犹豫地将其击落,总理图斯克直接定性为“史无前例的挑衅”。 紧接着,波兰还指控俄罗斯战机靠近波罗的海石油平台安全区,几乎把紧张气氛拉满。 爱沙尼亚也不甘示弱,外交部公开称三架俄方米格-31战机闯入自家领空长达12分钟,外长查赫克纳用“严重且不可接受的挑衅”来形容这场遭遇。 爱沙尼亚随即喊话北约,要求启动北约第四条磋商机制,直接把“集体防御”的大旗扛了起来,北约方面反应非常快,紧急出动战机拦截,还宣布要召开理事会会议。 欧盟高层也没闲着,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外交高代表纷纷表态,批评俄罗斯的举动“极其危险”,西方阵营一时间旗帜鲜明,声援不断。 俄罗斯当然不认账。国防部干脆利落地回应:我们所有飞行活动都没越线,完全遵守国际航行规则。 针对波兰的指控,俄方还表示愿意沟通核实,态度上既不示弱,也不主动升级事态。 俄罗斯强调,加里宁格勒的战略安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飞行巡逻是自家后院的正当需求,绝不允许外部压力左右。 波兰这边,表面态度强硬,背地里其实也挺谨慎。总理图斯克虽然话说得狠,真到“情况不明”时也承认需要冷静判断。 这种矛盾心理其实很普遍,毕竟波兰对北约“集体防御”有极强依赖,一方面想证明自己不是软柿子,另一方面也在试探北约到底会不会真为自己出头。 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国内近期支持恢复征兵的呼声高涨,国防军扩编至30万的计划也在脚步加快,种种动作都透露出波兰为应对可能风险做了不少现实准备。 而爱沙尼亚这次的操作,既是为了把俄罗斯“塑造成威胁者”,也是希望用北约的力量来加大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波兰和爱沙尼亚联手,实际上是在巩固北约东翼,进一步压缩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活动空间。 但要说根子在哪里,其实绕不开乌克兰危机这场大背景。所有这些领空争端,说到底都是乌克兰危机外溢的直接后果。 欧洲安全困境的加深,互信的缺失,让地区摩擦变得越来越频繁,谁都不敢轻易后退半步,生怕一松手就被对方占了便宜。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罗生门式的争端不断上演,谁都说自己有理,真相却往往变得模糊不清。 就在这时,中国的声音很快传到国际舞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安理会明确表示,当前局势需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冷静和克制,防止事态升级。 中方指出,这场争端其实是乌克兰危机外溢的产物,归根到底是多方互信缺失、疑虑不断。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靠一次次拦截、一次次指责,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提出早日推动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主张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这一主张其实也得到不少国家的认同,毕竟谁都不想看到动辄擦枪走火,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民众。 仔细想想,现在的局势其实就是在悬崖边跳舞。每一次战机对峙、每一声警告,看似只是外交话术,但背后的危险却一触即发。 只要有一方情绪失控,局势就可能滑向不可控的深渊,谁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虽然这场罗生门短期内难有定论,但它揭示出欧洲安全架构的深层矛盾和信任缺口。 中国的呼吁再次提醒大家,靠对峙和拦截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回到谈判桌、建立信任,才有可能让危机真正降温。 毕竟,对和平的珍惜绝不只是口头说说,只有各方都能多一点克制和智慧,才不会让一时的摩擦最终演变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参考资料:波兰总理:会击落侵犯领空并构成威胁的物体 2025-09-22 20:49·观察者网
俄战机被指控“越界”,波兰放话将击落一切威胁,中方紧急发声 东欧的天空最近格外
飞天史说
2025-09-23 15:39:49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