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西德两德统一后,人们发现,本来说“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统一后却发现是“一个国家两个民族”。那时(1989年后)西德出现了一个负面性的词汇,原东德国家的人被称为Ossi。两德统一后至今,原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始终不如西部,也造成这种地域歧视至今仍然存在。 很多人以为东西德统一意味着从此人人尽快站在同一起跑线,但实际恰恰相反,对东部人来说,统一不是合并,而更像是一次“被收购”。 他们过去生活的规则突然消失,老工厂关门,货币一夜之间换算,竞争力全无,铺天盖地的倒闭和裁员让几百万工人走上失业,原本积累的技能和经验顷刻间变成废纸。 与此同时,西德一开始的“张开双臂”没有维持多久,大量东德人跑到西部找工作、申请补助,很快触碰到了他们的底线。 就业市场更紧张,福利负担更重,西德人逐渐觉得生活被搅乱,于是他们给来自东部的人贴上了“Ossi”的标签。 面对这个称呼,东德人满肚子气,他们很快回以反击,用“Besserwissi”这个合成词讽刺西德人爱指手画脚、自以为什么都懂,这样一来,虽然柏林墙倒了,但新的“心墙”却横在两边人心里。 统一的代价是巨大的,为了补足东部差距,德国政府三十年来往东部砸下了超过两万亿欧元,其中很大一块来自“团结税”。 从1991年起,每个德国人,尤其是收入更高的西部人,都得从工资里交出5.5%来重建东部,这一交就是三十年,直到2021年大部分人才被免掉,但高收入群体还得继续交。 换作任何人,都很难保持长期的热情,西德民众看着工资条上那笔钱,再看看新闻里东部一些地方依旧经济落后,不满自然一天天堆积,于是“懒惰的Ossi”、“不知感恩的Ossi”这些偏见在社会流传。 直到今天,东西德之间的通婚率依然偏低,很多西德家庭不愿孩子选择一个“东部人”做伴侣,他们打心底觉得生活习惯差太多。 而东德人也没少抱怨,说西德人过度看重金钱,不懂人情,这种看似小事,却比经济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融合并没真正发生,人心依旧隔着一道沟。 今天的数据确实显示东部有所追赶,德国政府报告里写,人均GDP已经追到西部的八成,失业率下降不少,不少城市甚至成了创新热点。 但问题在于,真正的经济核心——大企业的总部、最高薪的职位、国家的决策中心,全都还留在西部。 从柏林墙倒塌到今天,看似三十多年已经足够让两个世界融合,但真正的裂缝却埋在心理和结构中。只要东西之间这层不平等没有实质改变,对立就始终会存在。
果然,唐湘龙的预感是很准的!特朗普还真的要“小心”了!为什么今天突然放出福建舰
【38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