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拆弹部队真牛! 9月19日,香港鲗鱼涌滨海街的一处工地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枚深埋地下的二战时期炸弹。经爆炸品处理课确认,这是美军制式ANM65型空投炸弹,重约454公斤,长1.3米,直径0.5米,内部含有227公斤TNT炸药,外壳完整且引信装置仍保持有效,潜在危险极大。 这种炸弹的威力相当于数千枚手雷同时引爆,若发生爆炸,半径200米内的建筑都将受到严重破坏。 接到报告后,警方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考虑到炸弹位置靠近居民区和交通枢纽,为确保安全,警方迅速组织疏散周边18栋楼宇的居民,涉及人数约6000人。 同时开放临时庇护所,为撤离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安全守护。整个疏散过程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了居民的恐慌情绪。 9月20日,拆弹行动正式展开。由于炸弹深埋地下,且周边环境复杂,爆炸品处理课决定采用原地处理的方案。高级炸弹处理主任表示,这类年代久远的炸弹稳定性已受影响,移动可能引发危险,因此"不移动它是最大原则"。 拆弹人员先在弹体上精准钻洞,使内部炸药暴露,随后采用焚烧方式处理。 这种方法基于军用炸药的特殊性质——只要不使用引爆装置,通过控制燃烧条件就能安全销毁,不会发生爆炸。但整个操作过程需要极高的专业技巧,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 这支拆弹团队来自香港警队爆炸品处理课,该部门成立于1972年,是全球少数专业拆弹团队之一。其选拔标准极为严苛,投考者需先经过八周集中训练,40人中通常仅有2人能晋级。 而要完全掌握各类爆炸物的处理技能,需要8到10年的系统培训和实践积累,期间还需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确保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因此拆弹水平称得上是世界一流水平。 20日中午11时48分,该炸弹被成功拆除,危机基本解除,而这也并非香港首次处理类似的拆炸弹情况。 2018年5月,湾仔沙中线工地也曾发现同型号的ANM65型炸弹,当时警方同样疏散了数千市民,并花费20小时完成拆弹工序。 香港警方的爆炸品处理课至今已有7次处理同类炸弹的经验,正是这些积累的经验让他们在此次事件中能够从容应对。 历史学者指出,香港在二战期间曾遭受超过万次空袭,这类未爆弹的发现并不罕见。拆弹部队的工作不仅是排除即时危险,更是在清除战争留下的隐患。 从发现炸弹到安全处理完毕,整个过程高效有序,既保障了市民安全,又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样的专业表现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正如爆炸品处理课一直遵循的原则,他们用专业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安全。
上海的地理条件是深圳无法企及的,你可以说深圳靠近香港是一个优势,但比起上海大江大
【46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