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的一个早晨,在冰冷潮湿的地牢里,33岁的格嫩皮勒接到了自己即将被处决的命令,她没有流泪,没有恐惧,只是将平静的目光看向监狱看守,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请给我一点化妆品,还有我的民族盛装。” 这个即将赴死的名叫格嫩皮勒的女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之前的身份是蒙古末代皇后。 1905年,格嫩皮勒出生在蒙古车臣汗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原名叫策延皮勒,父亲是摔跤手,母亲是家庭主妇。 小时候的格嫩皮勒,跟着父亲在广袤草原上,学会了骑马,学会了放羊,日子虽然过得贫苦,却无忧无虑。 格嫩皮勒长大后,就嫁给了同村的年轻牧民,夫妻二人感情很好。 原本格嫩皮勒以为这样安稳幸福的日子,会一直过下去,哪知,格嫩皮勒19岁那年,蒙古大汗博克多格根的皇后病逝,此时已经年老又瞽目的博克多格根却执意要在全国选妃。 本来,皇后的人选,应该在蒙古贵族中产生,怎奈,格嫩皮勒长得太美,就这么不由分说被带入了王宫,成为了蒙古的末代皇后。 整日伴着年老瞽目的博克多格根,格嫩皮勒在宫里的日子,过得枯燥、痛苦而艰难。 好在,因为博克多格根年老,需要格嫩皮勒随时陪伴左右,因此,在宫廷议事的时候,格嫩皮勒也得以参加,并发表意见,宫里的日子才不至于让人压抑到窒息。 在格嫩皮勒的公开支持下,俄国医生得以进入王宫,给宫女治病,在库伦,她还支持建立了现代学校,此外,格嫩皮勒还支持架设无线电,快速了解外界消息,支持在王宫里设立女子学堂,让女子接受教育。 不过,格嫩皮勒的皇后之位并没有坐多久,因为第二年5月,博克多格根就病逝了。 博克多格根去世后,苏联扶持的蒙古人民革命党夺取蒙古统治大权,格嫩皮勒被赶出王宫,迁往库伦郊区私宅居住。 在库伦,格嫩皮勒开设了一间蒙文女子识字班。 1929年,因为精通俄语,格嫩皮勒邀请前往苏联,担任翻译。 原本,格嫩皮勒以为自己作为独立女性,还会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哪里知道,等待她的,却是又一场人生劫难。 1937年,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运动,波及蒙古,其清洗范围是僧侣、知识分子、旧贵族。 格嫩皮勒自然在被清洗之列。 1938年的一天,苏联克格勃正式逮捕格嫩皮勒,在逮捕令上,有斯大林的印章,格嫩皮勒的罪名是“参与反革命阴谋。” 当然是莫须有。可是,作为末代皇后,格嫩皮勒是“必须消除的象征。” 这年5月的一个清晨,明白大限将至的格嫩皮勒,要求化妆后穿上蒙古族传统纹样礼服受刑。 “我要以皇后的样子死去。” “我是蒙古的女儿,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化淡妆、着盛装,慷慨赴死的格嫩皮勒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张照片,后来成为外蒙古档案中最具冲击力的画面之一。 苏联解体后,蒙古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重新定义格嫩皮勒的身份,格嫩皮勒不再是反革命分子,而是草原骄傲的女儿,她的事迹被写进蒙古教材,世代铭记。 参考资料:《清史稿》、《剑桥中国史》
1938年5月的一个早晨,在冰冷潮湿的地牢里,33岁的格嫩皮勒接到了自己即将被处
雪见
2025-09-22 04:34:02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