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慈不掌兵?塔山阻击战刚开始的时候,四纵的工事没挖到位,被国军的凶猛火力一通砸,阵地打得千疮百孔,前沿部队伤亡惨重,眼瞅着就快顶不住了。4纵作为主力部队,在吴克华的指挥下展现了非凡的战斗力和坚韧不拔的军事素质。 一九四八年秋天,东北的野菊花开得正野,但谁也没心思看。锦州城下,炮火连天,我们东北野战军正憋着劲儿要关上东北的大门,抓光里头的“大鱼”。而塔山,就是这扇大门的门栓。 门栓不结实,门就得被撞开。这道理,谁都懂。可当时守塔山的四纵,上来就差点栽了个大跟头。 工事没挖到位,这是要命的。 别以为挖战壕就是抡起工兵铲刨个坑那么简单。那得讲究科学,有交通壕、有防炮洞、有射击位,一套下来跟个地下迷宫似的。可四纵的兄弟们刚到塔山,屁股还没坐热,国军的“东进兵团”就跟闻着腥味的猫一样扑过来了。时间太紧,工事都是半成品,很多都是浮在表面的土堆,国军那边又是飞机又是大炮,尤其是海上那艘“重庆号”巡洋舰,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 那场面,真叫一个惨。阵地被炸得跟月球表面似的,前沿的兄弟们伤亡特别大。有个连队,一轮炮火下来,能站着的没几个了。电话线炸断了,指挥基本靠吼。眼瞅着,防线就要被撕开了。 这时候,你要是当指挥官,你怎么办?看着自己手底下这些年轻的生命,一个个倒下去,心里能不疼?肯定疼,疼得钻心。你要是心一软,说“兄弟们,咱先撤下来,缓口气再上”,那你这仗就彻底输了。 这就是“慈”。妇人之仁。在那个节骨眼上,你对士兵的“仁慈”,就是对整个战役的残忍。 因为你一退,国军的援兵就能长驱直入,锦州城下的十几万弟兄就可能被内外夹击,整个辽沈战役的部署就全乱了。到时候,要死的人更多。 所以,四纵司令员吴克华当时下了死命令:“人在阵地在,不准后退一步!” 这命令冷酷不?太冷酷了。就是让大家拿命去填。但这背后,是对全局负责的“大仁”。为了最终的胜利,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活下来,眼前的牺牲,再痛也得承受。这就是“慈不掌兵”的第一层意思:战略上的“仁”,必须压倒战术上的“不忍”。 可光靠硬顶,那是傻。国军那边,看着兵强马壮,11个师,号称“海陆空联合作战”,其实啊,里头烂到了根儿。 他们的指挥官,谁也不服谁。一开始挂帅的是54军军长阙汉骞,这哥们儿黄埔四期的,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抢头功”。他觉得塔山就是个软柿子,不等大部队到齐,10月10号凌晨,天还没亮就自己先摸上去了。 结果呢?一头撞在四纵的枪口上。虽然我们丢了几个小阵地,但很快就被打回来了。阙汉骞这两天猛攻,伤亡上千,阵地一步没挪。 这时候,正牌司令侯镜如到了,还跟着个蒋介石派来的“钦差大臣”——督战官罗奇。这下热闹了,指挥部里三个人三个心思。阙汉骞打了两天没打下来,脸上挂不住,就提议说别死磕正面了,咱们从西边白台山绕过去,抄后路。 说实话,这招儿不算差。但罗奇不干了。为啥?他带来了自己的老部队,王牌独立95师。他觉得,这头功必须是我的,必须是我的人从正面把塔山碾过去。于是,他把阙汉骞的建议给否了,还大言不惭地让全军休整一天,等他的宝贝95师准备好了再打。 兵贵神速啊!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罗奇这一道命令,等于给快要顶不住的四纵送上了一份大礼。我们利用这宝贵的一天,玩儿了命地加固工事,把铁轨、枕木都用上了,把阵地修得跟个刺猬一样。 等到13号,罗奇的独立95师发起冲锋时,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严阵以待的塔山。他们搞人海战术,一波一波地冲,结果呢?就在我们阵地前,被交叉火力打得尸横遍野。那个所谓的王牌师,一天下来就给打残了。 国军那边的问题出在哪?就是人人心里都揣着小算盘,都想争功,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阙汉骞想抢功,罗奇也想抢功,谁都不肯把自己的部队当炮灰去消耗,结果就变成了添油战术,谁也使不出全力。这种“爱兵如子”的“慈”,说白了就是自私。 这种自私,在战场上是致命的。 反观我们这边,林彪给四纵的命令是:“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正是这种不讲情面的死命令,才让所有人拧成一股绳,才有了后来六天六夜的死守。 而且,我们的“不慈”是有章法的。程子华司令员根据塔山的地形,搞了个“尖锥型梯次防御”。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把兵力平均分摊。第一道防线兵力最少,就是用来消耗敌人锐气的,让他们以为我们不堪一击。等他们冲到第二道防线,锐气已挫,我们这边的兵力和火力骤然增强,打他个措手不及。最后还有精锐的预备队,看准时机就打反冲锋。 这种战术,就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每一份牺牲都要换来最大的价值。这才是“不掌兵”的“慈”的最高境界:不是不爱惜士兵的生命,而是用最科学、最冷酷的方式,为他们争取最大的生存可能和最终的胜利。 整个塔山阻击战,我们伤亡了三千多,国军死伤了七千多。我们顶住了11个师的轮番猛攻,没让一个人、一辆车过去。10月15日,锦州解放的消息传来,塔山下的国军彻底傻眼了,这场仗,他们输得窝囊。
什么叫慈不掌兵?塔山阻击战刚开始的时候,四纵的工事没挖到位,被国军的凶猛火力一通
趣史小研究
2025-09-19 16:37:45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