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俄罗斯人普遍觉得,守住远东地区非常困难,于是俄罗斯不敢轻易在远东投资,一方面担心花了钱,最终利益被邻近的东方大国捞去,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同往日,不敢轻易冒险投入。 俄罗斯远东这地方简直让人看不懂,比三个新疆还大的地盘上,住着的人还没北京朝阳区多,平均每平方公里找不着两个活人,想借瓶酱油都得开半天车。 可就在这片占了俄罗斯国土 36% 的土地底下,埋着能让全球垂涎的宝贝:够全世界用几十年的木材,30 - 50 亿吨的石油远景储量,还有 1 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偏偏当地人却天天愁怎么过日子。 这两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喊得挺凶,又是建超前发展区,又是搞自由港政策,号称远东 GDP 十年涨了 1.5 倍,从 4 万亿卢布飙到 11 万亿。可仔细一看就露馅了,这块占全国 40.6% 国土面积的地方,GDP 才贡献了全国的 5.4%,活脱脱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远东人均投资额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可钱花下去像打了水漂。不是被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冻住了工程进度,就是被没尽头的冻土吞噬了修路成本。就像中俄刚完工的远东天然气管道,俄罗斯拿资源入股,中国出技术出钱,管道通了气,俄罗斯却又犯嘀咕:这油气卖出去的钱,够不够抵挡住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人口问题更是让俄罗斯头疼,2018 到 2024 年这六年,远东常住人口减少了 3.56%,能干活的年轻人全往欧洲部分跑。留下的人日子也不好过,虽然平均月薪 9.4 万卢布比全国高,但物价也贵了 22%,还有 11.6% 的人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好多村子连像样的住房都没有。 普京想在远东建 100 个科技园,可连工程师都招不来,总不能让北极熊去操作机器吧?这边花巨资搞资源勘探发现新矿床,那边年轻人却扛着行李往莫斯科跑,这投资怎么可能转化成真正的发展动力? 中国投资者倒是想来帮忙,可俄罗斯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现在远东已经有 58 个中资项目,总投资超 1 万亿卢布,从农业到物流遍地开花。 中俄刚完工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能给中国送 380 亿立方米天然气,够 1.3 亿中国家庭用一年,可俄罗斯一边收着天然气钱,一边悄悄给中资项目设限制。又是审查最终用户,又是限制资源加工比例,生怕中国把产业链全拿走。 就像去年东方经济论坛上,普京刚说完要 “深化向东转战略”,转头就出台政策,要求中资参与的稀土项目必须由俄企控股,这心思谁看不出来? 更尴尬的是俄罗斯自己的经济状况,西方制裁下手里没钱,想开发远东只能靠中国投资,可又怕投资变成 “经济渗透”。远东的木材蓄积量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森林总和,可当地连像样的加工厂都没有,只能把原木低价卖给中国,加工成家具再高价买回去。 中俄合作建的北极航道码头,中国出钱修好了,俄罗斯却纠结要不要对中国船只开放全年通航权,生怕航道控制权旁落。这种矛盾心态让远东陷入怪圈:不开放没人投资,开放了又怕失控。 现在的远东就像个守着宝藏的穷小子,身上揣着能让全球羡慕的资源,却连件像样的外套都买不起。普京搞的超前发展区、自由港政策,听起来挺热闹,可实际效果呢? 去年远东物价比全国高两成,年轻人宁愿去莫斯科送外卖也不回故乡挖矿。中国企业想修公路,俄罗斯担心 “路修到哪,影响力就到哪”;想建加工厂,又怕 “资源被掠夺”。结果就是守着每年 3790 万吨货运量的北极航道,却连配套的物流公司都招不齐人。 说到底,俄罗斯远东的难题就是个死循环:没钱开发就得找中国帮忙,可找了中国又怕失去控制权;想靠资源赚钱,又没能力自己搞深加工;想留住人口,又没好工作好生活。 就像冬天里抱着火炉发抖的人,暖和还是冻着,全看敢不敢伸手把炉子抱得紧一点。这宝藏埋在地下不会自己长腿跑掉,但机会错过了,可能就真成了永远的遗憾。
大量俄罗斯人涌入黑河,大厅挤满俄罗斯人!问题来了:俄罗斯人来中国最喜欢干什么?
【1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