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查!”7月26日,湖南长沙,一男子刚买完新车,开了才短短两个月,竟然查出了急性白血病!妻子敏锐地察觉到可能是车子的问题,于是赶紧联系检测机构,万万没想到,事情正如她所料,车内的甲醛超标将近3倍!可当她拿着检测报告去4S店讨要说法时,对方的一番说辞瞬间让她傻了眼![舔屏] 湖南长沙市民王先生购买新车两个月后被确诊急性白血病,其妻肖女士委托检测机构对车辆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车内甲醛浓度达到0.27mg/m³,超出国家标准0.10mg/m³近两倍。 王先生每日驾驶该车通勤约2小时,车辆购自株洲广智汽车公司,面对检测结果,4S店回应称车辆出厂时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目前王先生正在接受治疗,家属正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新车甲醛超标并非个案,中科院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显示,43.5%的受检车辆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座椅材料、内饰塑料和胶粘剂三个方面。 车内甲醛来源复杂,人造革座椅使用的胶粘剂、仪表台塑料件、车门内饰板都可能释放甲醛,夏季高温下,密闭车内温度可达70℃,此时甲醛释放量比常温下增加3—5倍。 现行GB/T 27630—2011标准规定车内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10mg/m³,但该标准仅适用于23℃±2℃环境,实际使用中,车辆经常暴晒后甲醛挥发量显著增加,现有标准存在检测条件局限性。 消费者购车时可重点关注几个细节,首先察看车内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特别是皮革和塑料混合味道,其次检查座椅缝线是否工整,劣质胶粘剂常导致缝线不齐,最后询问销售人员车内材料类型,优先选择使用天然材料或环保认证材料的车型。 新车到手后建议采取系统性除甲醛措施,连续开窗通风一个月,每日不少于4小时,车内放置活性炭包,每15天更换一次,夏季停车时在前挡风玻璃内侧放置遮阳板,避免车内温度过高加速甲醛释放。 专业检测是维权关键,选择具备CMA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费用通常在300—500元,检测前将车辆密闭12小时,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标准要求,保留购车合同、检测报告等关键证据。 如果检测发现甲醛超标,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商家承担责任,具体维权路径包括与商家协商换车或退车、向消协投诉、申请第三方调解或提起诉讼。 消费者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几个关键时点,新车购买后前三个月是甲醛释放高峰期,应加强通风,夏季用车前开窗散气5—10分钟再上车,如出现头痛、咽痛、皮肤过敏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保留诊疗记录。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车内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健康安全,消费者需要提高防范意识,掌握检测和维权知识,汽车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材料选择和工艺改进上持续投入,只有多方协作,才能让每一辆新车真正成为安全的出行工具。 网友热评: “这车简直就是移动毒气室!攒钱买车本想提升生活品质,结果成了白血病导火索,4S店还甩锅说合格,良心被狗吃了?” “甲醛超标3倍还叫合格?现在的检测标准就是给车企开绿灯!建议买车前先自己测,别被4S店忽悠!” “我去年提的车,夏天一晒进去头晕恶心,检测超标2倍,但4S店说‘普遍现象’,维权根本耗不起!” “车企为了省钱用劣质材料,4S店拿合格证当挡箭牌,最后受伤的还是老百姓!必须严查这种黑心产业链!” “检测费要自己掏,官司打不起,普通人只能认栽?这年头连呼吸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 “你提新车时会先检测甲醛吗?遇到刺鼻味会怎么办?” 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信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
湖南湘潭,11岁男孩跟随母亲去4S店看车,见母亲与销售交谈甚欢,他闲来无事东张西
【17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