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王端鹏考了749分,离高考总分只差1分,成为了山东高考状元,当时轰动

力量华哥 2025-09-19 10:05:44

2004年,王端鹏考了749分,离高考总分只差1分,成为了山东高考状元,当时轰动全国,可因为长相呆被嘲书呆子,从清华毕业后,他的现状如何呢?[凝视] 当时18岁的王端鹏看起来很普通,戴着眼镜,有点书生气,成绩公布后,媒体蜂拥而至,各种“高考神话”、“超级学霸”的称号接踵而来。然而,也有一些不友善的声音开始出现。 网上开始有人议论他的外表,说他“看起来就是个书呆子”,甚至有人质疑“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出息”,面对这些声音,王端鹏选择了沉默,他的老师倒是忍不住为他辩护:“王端鹏不是书呆子,他喜欢运动,还参加各类竞赛,还是个辩论高手。” 王端鹏语文138分,数学149分,英语142分,理科综合300分满分,再加上全国奥数竞赛一等奖的20分加分,这个成绩至今无人超越。 其实王端鹏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出生在烟台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家里的教育氛围很宽松,父母从不逼迫他读书,反而鼓励他全面发展,小时候,他不仅学习好,还喜欢篮球、羽毛球,经常参加学校的辩论赛。 高中时期王端鹏就读于烟台二中实验班,那里汇聚了全市最优秀的学生,他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在全国数学、生物、化学等多项竞赛中都获过奖,其中数学奥赛一等奖为他带来了宝贵的加分。 进入清华大学后,王端鹏并没有躺在光环上睡大觉,在这个天才云集的地方,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努力,四年大学生活,他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完全没有“书呆子”的影子。 2008年本科毕业后,王端鹏收到了美国多所名校的橄榄枝,他先是去了杜克大学读硕士,随后又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那里他接触到了世界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视野得到了极大开阔。 就在很多人以为他会留在美国发展时,王端鹏决定回国,当时有朋友不理解,国外有那么好的机会和待遇,为什么要回来?他笑着说:“吃不惯美国的饭。”这句玩笑话背后,是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回国后王端鹏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为一名高分子化学研究员,从此他彻底告别了聚光灯,走进了实验室,这里没有媒体的追捧,没有公众的关注,只有日复一日的实验和研究。 如今的王端鹏已经40岁了,他在科研领域默默耕耘了十多年,虽然没有轰动性的重大发现,但他发表的学术论文在业内受到认可,他用自己的选择证明了什么叫初心不改。 那些当年嘲笑他外貌的人,现在都不好意思再提起当年的事,网友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纷纷为他点赞:“这才是真正的学霸!”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像他这样纯粹的人确实不多了,他用20年的时间告诉我们,外表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真正的优秀来自内心的坚持。 从高考状元到科研工作者,王端鹏的人生轨迹或许平凡,但这种平凡中透着不平凡的坚守,他没有成为商界精英,也没有成为网红明星,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加安静但意义深远的路。 对于那些正在求学路上的年轻人来说,王端鹏的经历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启示,不必在意外界的眼光和评价,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最终会用实力证明一切。 你觉得像王端鹏这样的选择值得吗?在名利和理想之间,你会如何选择?如果你是当年那个749分的状元,会选择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信源: 新华社《山东高考理科状元王端鹏:749分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清华学子王端鹏:从高考状元到青年科学家》

0 阅读:238
力量华哥

力量华哥

感谢大家的关注